本周开始看经济学书籍,选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同班的.Mr.Lau.也有推荐此书)。
开篇先讲10个经济学原理,前四个关于影响人类决策的,我的学习计划是每学一段,就做好自己的思考练习。作者在讲每个原理的时候都会举例,现在我对前四个经济学原理自己举例。
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下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自己举例:股市中频繁交易还是静下心来多研究。一直关注股市走向频繁交易,就减少了研究案例的时间。最近火爆的区块链世界的ICO被强制叫停,散户投资人多数哀嚎,但也可以这样想,不能把时间用在ICO上,岂不也是踏踏实实研究下区块链本身的好机会吗?参与ICO时,人们脑袋多数是无思考的,扎堆去做发财梦而已(自己也是如此)。
延伸:既然目标间需要取舍,那么可以再加上笑来总说的“什么最重要概念”——天天问自己,“什么最重要”?问多了,就有主心骨了。
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这个概念可由第一条推理出来,还有一个重点是,我们多数情况下搞不清成本包含哪些东西。书中举例太经典,此条我直接附上书中举例:
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想到把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总起来。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地代表你上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这个答案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包括的某些东西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即使你离开了学校,你也需要有睡觉的地方,要吃东西。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大学的住宿与伙食费可能还低于你自己生活时所支付的房租与食物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住宿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
这种成本计算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忽略了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
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
自己举例:我举例从适当增加边际量,收益较多的角度。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肌肉训练。还记得第一次去健身房,开始几次都是自己练,练到自己感觉稍微吃力了就停下来,每组锻炼都是如此。后来一个教练带我练,要求我每组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两次,如深蹲8次改为10次。增加的两次并咬牙坚持的锻炼效果完全超出自己预料的好。这也许就是改变边际量影响最优决策吧。
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此处的激励并不单单是奖励,也可以是一项政策。
我想对这个概念延伸下,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但反应与事物本身价值有可能关系不大。典型的就是那些投机型股票散户,尤其传出一个可能负面新闻时,抛售的速度永远没人比他们快。但更多情况是,投机型散户对负面新闻与公司本身实际价值的对比,并无逻辑判断,有价值的公司股价仍会很快涨回来,那个时候他们先后悔杀跌,然后再追涨。
书中的举例非常精彩,感兴趣的可以看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