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写来,可能算是这篇文章最没天理的事情了 那么他就是地理了!这可是语文A卷都出过的题
一,帮忙与帮助
曾经我以为,帮助他人是一种很好的事情,现在我觉得也得有忙可帮,你说你遇见了一个朋友,同学,如果只是借他一把伞,帮他带一份饭,这或许并不是我所说的范围,另外一个点,就是帮难不帮闲,有人遇到了苦难,这是叫做帮忙
百度解释:
帮忙,帮助别人做事;在别人需要时给予帮助:你做不完,我来~。
帮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āng zhù,意思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
很模糊看起来,平时我们就帮忙帮助没有加以区分的说,就是我之前很喜欢的一句话“如果轻易放过一个对人有帮助的想法,是一种浪费” 就是理所当然的理解为,看到人有需要就去帮忙,说实话,作为一个在校的学生,我认为给予他人的帮助很少,扯一下身份,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好好学习不给别人添麻烦,外加生活中的给予他人的一点小帮助,按个车牌,带个饭什么的,帮助同学解决个小bug什么的,所以一般遇到问题我只要是学过的就坚持能解决掉就解决掉,没学过就大大方方的说,没学过你问问学过的同学吧,但是期末考试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专业课我不会同学也不会,那我如果能够克服一下,学会一些就能对别人有点帮助了,抱着这个想法,我比之前更加的想要学懂了,但是更多的还是受到同学的讲解
然而,带饭则并不太会让我觉得有什么成就感,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我觉得我是在帮闲吧
二,怎么样算是会消费
这个问题我真的想过很多次,几乎每一次我都想不出来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有一次好奇的的问一个同学,我怎么知道我应不应该买一个东西,你不用管这是个什么东西,他可能是游戏月卡,是给别人的礼物,随便什么的。经过我不断地问话,有一句倒是和我之前听到的很有共鸣,“看你需不需要”,在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中,(此书个人呢觉得无聊,但是单单凭这个书名便是值得买的),首先他让我第一次有了主观概念,为什么要“断舍离”,“断舍离”什么,怎么“断舍离”,这三个问题算是这本书一直在让我们思考的问题了,空间是一种资源,一个桌子,如果是用来办公的,那么它就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只需要办公的东西,而不需要玩的什么摆饰品,当然了你可以有一个水杯,这会使得你健康,但是其实你也可以有摆饰品,例如一个相册或者你想的任何东西,只要他能让你提高效率,让你快乐,不过有一点肯定的是,无论摆放什么,都绝对不能让桌面堆满东西,因为很明显,这是一种极端,它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好的,首先,拥有空间是能够让人更加自由的,堆满了东西的让人感觉没有自由,甚至无法施展开,无论什么。撤回到消费。
需要导致消费,那可能会有人说了,欸我需要个加湿器还要个榨汁机,会更加健康,欸我需要个玩偶,我会很开心,….等等等等,这真的是需要吗?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看看百度解释或许会让我们有点灵感,上边你的加湿器,玩偶,榨汁机那或许并不是需要,而是想要,是一种欲望,但是需要来源于缺乏,举个例子,人们需要喝水,这是需要,因为不喝水人们会死亡,当然了吃饭喝水这听起来有点极端,可是这确确实实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个也被列入了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一层,从此我看到了我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要不要买这个东西,重点在于动词,是否需要。
三,几句话
看《高敏感是种天赋》看到的,有几个问题,让我颇有思考和惊奇
当我情绪或者身体有感觉时——“我的身体想怎么做”,让我更好的感受我的感觉
当别人对我做出一些行为时——“他可能认为我是一个不错的人”,让我正向思考,而不是过于消极思考
当我嫉妒同伴的优秀时候——“为什么我没有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呢?”“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呢?”
,让我感恩现在,感恩家人,关注我的资源,快乐和希望,其实别人的优秀对我没影响,但是让我学习到优点这就很好啦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