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EGIN / ————
空闲时间,会去体验一些新奇好玩的2C产品,并琢磨其中部分功能的设计用意,由于自己目前主要负责2B的门店管理类产品,所以有时会思考, 2B和2C产品设计之间的异同。
在此整理一下对我感触较深的四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由于主导2C类产品经验相对较少,见解浅薄,旨在抛转引玉。
一、“ 用户 ” 与 “ 客户 ”
对于2C产品,产品的目标用户通常为独立的个体用户。下载、安装、使用、付费、卸载等行为都由他们主观意识来确定,并对其负责,不受限于他人或组织。
所以2C产品的用户(使用者)往往等于客户(付费者),“付费与否看我是否用的爽了”,但也有个别特殊场景(如儿童教育软件)。
对于2B产品,用户与客户大多数情况是不重合的,存在多级对象。
例如计费系统中,第一级对象为门店经营者,他们属于产品的客户(购买者) ,但他们往往不直接作用于产品(查账例外);第二级对象为门店员工,他们通过计费服务端为网民提供开户充值服务,他们是产品的使用者但不是产品的客户;第三级对象为网民,他们是产品的最终触达用户,但他们并不需要为产品付费。
这种情况下,虽然产品的直接服务对象为用户,但客户优先级却要高于用户,毕竟给钱的是爸爸。
二、“ 傲娇的感性设计 ” 与 “ 理性的业务主导 ”
对于2C产品,用户量大而且分散,缺乏组织性,需求的提出多数源于用户情感面,需求具有模糊性。因此2C的产品经理某种程度上是"傲娇"的 ,主要表现在用户提出的需求他们并不会轻易采纳,需要通过多个方面的深思熟虑后才会做出确定:
1、需求提出的用户量级有多大,是否为用户真正需要的;
2、需求的实现是否和产品基调相符(2C产品往往充分体现产品经理的个人风格,如张小龙的微信、张一鸣的今日头条);
2C产品本质上是对人性欲望的满足,产品的设计需要具备很强的同理心,把自己代入到用户场景中,想用户所想,感用户所感,找到潜伏在用户心中的真实述求。
所以2C产品中某些需求是产品经理经过对用户心理进行分析揣摩后思考出来的创新性需求,源于他们的感性设计。
对于2B产品,相比前者会略显乏味和无奈。有时候客户会很明确告诉你,有这个功能才会选择使用你公司的产品(付费),又或者VIP用户会根据门店的经营状况提出各类定制化需求。
对于这种情况,需求往往有了明确的方向,需要做的是对需求进行整理,进一步考虑:
1、需求满足的人群基数有多少,能否覆盖到所有用户的使用场景;
2、需求的实现,需要投入多大的成本,能为公司带来多少商业价值(投入产出比);
2B产品的背后是业务,更在乎的是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当你的产品不足以支撑工作场景的使用需求时,用户的好感度就会降低,到达阈值时,用户会选择放弃。
所以2B产品的设计需要产品经理拥有一定的业务专业性和理性的逻辑推导能力。主要表现在梳理业务逻辑、分析业务流程和各种业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穷尽业务场景等。
三、“ 体验至上 ” 与 “ 功能先行 ”
对于2C产品,由于市场上产品同质化愈发严重,差异化越来越不明显,加上产品的迁移成本相对较低,导致用户的流动性大。
往往会因为功能指引的不足、相对逊色的视觉交互体验又或者优惠政策的不给力,下一秒挑剔的用户就会转身去使用其他产品(如去哪儿与携程、美团外卖与饿了 么、ofo与摩拜等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
为了更好地留住用户,「用户体验」变得极其重要,在解决用户问题的同时为其带来舒适的体验,用户用得爽了,习惯使用你的产品,才会愿意为产品消费。
对于2B产品,客户是为了解决问题才去购买产品,更在乎的是产品的功能覆盖区域。对应的图标是否好看、交互是否酷炫、版式是否工整对功能的使用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客户也不会因此轻易放弃使用。
而且考虑到迁移成本的原因,客户一旦开始选择使用产品并留下了数据就不太愿意再离开,原因主要是:
1、产品的历史沉淀数据迁移到另一款产品相当困难;
2、使用其他产品也许需要改变整个团队成员的使用习惯和操作流程,重新培训具有不菲的时间成本;
相比之下,体验对于2B产品而言优先级就显得没有那么的高,关注点更多在于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效率。
此时 "功能先行,后期迭代完善" 的小步快跑方式更符合2B产品的更新模式。
四、“ 互相对立 ” 还是 “ 相辅相成 ” ?
从用户属性、产品设计和产品体验等多个维度上看,2B与2C产品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但因此认定两者相互对立、老死不相往来却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很多表面2B产品里面包含着2C部分,2C的产品里面也包含着2B部分。
举个例子,对计费系统这款门店管理类产品而言,表面是一款2B产品,因为使用它的是一个门店团队,但是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却不得不去考虑每一个独立用户的使用场景和使用体验,如对于网民用户使用的计费客户端,各款运营类活动(老带新、砸金蛋、积分商城等)的操作指引是否直观明了;视觉交互体验是否舒适;在结账下机页面增加活动宣传是否能增加用户的上网时长;活动效果是否达到用户的“G点”;如何优化能提高网民用户的留存等,这些细节的考虑与2C产品的设计有着相似之处。
所以我的理解是:2B、2C产品主要是思考问题的侧重点和处理需求的优先级不同,但两者存在着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甚至有时用业务/功能模块的类型来区分2B和2C更为适合。
作者:顺圻自然 ,微信公众号:产品曼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