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很文静的年轻姑娘来给妹妹选书,她自选了几本之后,我又给她介绍了一本书,她看了看觉得很好,于是一起付了款。临走时,我跟她说,"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读书,读书会让你受益无穷的"。她一再向我表示感谢,并且说,她会读的,下次来一定还要我帮她选书。我微笑着说,当然可以,如果碰巧我在的话。她满含真诚微笑着说,姐姐,真的希望下次还能遇见你。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一位阿姨来选书的事情。阿姨气质高雅,端庄大方。她说孙女两岁了,由她和儿媳两人照顾,她想买本书学习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常年都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我学会了观察,我感觉这位阿姨面色和善,应该能够耐心听我的建议。于是我说,这种书我们这里有很多种,边说边把她领到那个架子前,但是,我不建议您现在买这种书。她疑惑地看了看我,示意我接着说下去,我说,其实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家长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听了我的话频频点头,似乎遇到了知音,然后就跟我倾诉她的苦闷。恰巧屋里也没有别人,于是我就跟她交流起来。
她说媳妇的所作所为她看不惯,也沟通不了。虽然是大学毕业,但她不想让孙女毁在妈妈手里,她要自己教育。接着列举了媳妇的一系列缺点,比如自私、懒惰、不懂感恩、贪得无厌、脾气差、没有教养等等,听起来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言语之中带着替儿子的深深懊悔。我说,既然您的儿子选择了她,证明他们一定是有相似之处的。她默然。我又问,您的儿子怎么样?她说很好,很孝顺。她没有说儿子半点毛病,这是一般母亲的通病。
听她倾诉完了,我说,"阿姨,我做为一个局外人,可以说一下想法吗? 她说,当然可以,我愿意听。我说,我能感觉到您和儿媳的关系很紧张,只是因为需要照顾孩子,所以暂时忍耐,但是继续下去肯定会有爆发那一天,您对她是什么看法,她对您就是什么看法。无论是您还是她,都受够了。您企图改变她,但是很失望。她也会怨您多管闲事,无论您付出多少都会付诸东流。所以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想想您自己能改吗?她说,你说得对。
我说,您现在首先要放手,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您也有自己的家,应该给自己自由,再不要以任何理由参与儿子的家事,对他们尽孝。不要对自己估计过高,也不要把母子关系想得那么好。从今往后,不管跟任何人,包括您的儿子,都不要说媳妇的坏话。您要学着接纳她,让儿子舒心。毕竟是一家人,能原谅就原谅吧,她对您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您儿子。如果接纳不了,就要远离。您不放手,时间长了,您在儿子面前告她的状,她也在丈夫耳朵边吹枕头风,弄得儿子焦头烂额,结果不是您影响了他的婚姻,就是她影响了你们母子关系。随着孙女逐渐长大,媳妇会跟孩子说奶奶甚至婆家的坏话,您在孩子面前也如法炮制,知道对孩子是什么影响吗?孩子长大了,也会计较琐碎,平庸,自私,八卦,没有格局,而且最严重的是她会影响家庭幸福,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或者更远。这样的家庭培养的孩子,岂是几本家教书就能成才的?
听了我的话,她频频点头,认为我说得对,点醒了她。最后,我给她介绍一本《杨绛传》,我说,阿姨,看看这本书吧,您就懂得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晚年,怎样充实自己了。隔代的教育您就省省心吧,未来,不是您能左右的。不抱怨,不生气,不生病,学会爱自己。也许您不信,随着您的撤出,儿子的家庭会越来越和谐的。她把书接过来,激动地握着我的手,久久的久久的不愿松开。她说,孩子,你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回去我就按你说的办。谢谢你,我还会来的,希望还会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