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打碎的盘子,敲烂的碗——对不起”。这句歇后语可以说是我的童年阴影,因为小时候我经常由于打碎东西而挨骂,即使我立马道歉也不能避免指责。
可是更让我受伤的是父母在打碎我最爱的水杯时,不仅没向我道歉还反过来指责我说为什么把杯子放在这个地方。这样类似的事情有很多,至今我都耿耿于怀,我不明白为什么平时爱我的父母却偏偏不愿意承认错误向我道歉呢?
所以当我看到《道歉的力量》这本书时,我心中想着一定要把这本书给父母看,让他们学习道歉,然而当我自己看完以后,我却不这么想了,因为这本书让我对道歉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让我释怀了父母当年的行为。
《道歉的力量》这本书是道歉学领域的权威著作,作者艾伦·拉扎尔耗费了十年心力,分析了数千个研究案例,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差异等角度来揭示道歉的深层意义,方法以及背后的心理机制。在书中,拉扎尔对道歉做了如下定义:
道歉是指双方相对时,做错事的一方应该向受害者一方承认自己的过失,为对方的不满负责,并且表达悔恨或自责之情。
作者还把道歉的过程分为了四个部分:
一、认错
二、做出解释
三、表明态度与行为(自责、羞耻、谦卑、真诚)
四、提出补偿
这样一看其实道歉挺简单的,既然道歉可以分成这四个步骤那么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不就好了吗?然而看起容易做起来难,在《道歉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他家人的例子。
02
这个事例是这样的:有一次作者拉扎尔的妻子买了一块核桃仁蛋糕,但是到晚餐时她找不到这块蛋糕了,而当时最小的女儿是唯一呆在房里的孩子,于是妻子就认定是小女儿拿了蛋糕,但是小女儿否认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真相大白,小女儿没有拿蛋糕,而是妻子忘记了自己把蛋糕放在了橱柜上。
事情发展到这里,小女儿知道了自己没有做错,错的是母亲,于是要求母亲道歉,拉扎尔的妻子极度挣扎又愧疚的开始向小女儿承认错误并道歉,然而小女儿并没有马上原谅她,而是斥责她说:“你应该知道我对核桃过敏,我不可能拿走有核桃的蛋糕,难道你不知道我过敏吗?”
由于小女儿没有原谅她,所以作者的妻子就不断的道歉,直到有一天,他的女儿觉得母亲吃够了苦头,才带着洋洋得意的表情说道:“你道歉的样子我可爱看了,因为那让你看起来像个傻瓜。”
事情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但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在这件事情过去了几个星期后,妻子告诉作者说小女儿为了某件她做过的事情而道歉,可在此之前,小女儿从来没有因为某件事道歉过。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关于成功道歉的案例,我相信类似这个案例的事情发生在很多的家庭中,但是我不确定有多少父母会向作者的妻子一样选择道歉,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那个年纪,我会像那个小女儿一样确定父母吃到了苦头才原谅父母。
所以道歉的本质是满足心理需求,在不了解对方心理需求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成功道歉的。而且即使在了解对方心理需求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一定做的到,别说完成道歉的四个步骤,就连简单的“对不起”这三个字都难以启齿。
关于这一点,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于“对不起”这三个字的解释,算是给出了一个贴合中国国民性的答案:
“对不起的对是面对面以及对等的意思,既然要面对面,那么就一定要有面子才能面对面!你没有面子,你怎么面对别人呢?所以大家都要有面子,有了面子就可以面对面。你有面子,我也有面子,对起来,这叫什么?对了,这就对了。这不对上了?
如果我不小心伤害了你的面子,我应该怎么说?“对不起”!!“对不起”是什么意思呢?哎啊,我呢是想对的,我不是不想对,我也懂要面对的道理,可你老人家面子这么大,我呢小人一个,面子这么小,我想对我对不起啊!“对不起”是这个意思。
这个时候对方就说“没关系”,就是我们没有发生关系,就不存在对不对得起的问题了,但是现在我搭了你的话,我们就对起了嘛,这就是对不起三个字里面隐藏的对等原则。”
由此可见,无论谁对谁错,当我们要求父母说对不起时,也就意味着要父母丢掉自己的面子!这对中国父母来说是多么大的障碍呀,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国人都是特别好面子的,而且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都是家里的权威,即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很好,也不会是完全对等的朋友关系。
所以这本书让我释然了,我了解了父母选择不道歉的心理机制,并且给予谅解,最终选择原谅。
作者拉扎尔也在书中提到,这不是一本让人学习道歉的书,道歉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学习,真正的理解道歉之后也就自然知道该如何道歉了。至于如何克服羞耻感,我觉得作者的这两句话也许会让我们对道歉中的羞耻感有一个新的认识:
1当你冒犯别人时,被冒犯者受到了羞辱,而你现在只不过是把从别人那拿来的东西还回去罢了。
2羞耻并非道德上的失败,而是正直的体现,我们大多数人宁可觉得羞耻,也好过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