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报兴趣班。但是原因各不同,有些孩子上兴趣班也不一定有兴趣。
所以我们一定先要明确目标,回到最初,弄清楚:为什么会开始?
根据要孩子“出发”原因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两类父母:
让孩子上兴趣班是出于“孩子没事干”和“跟风”。由于出发点就是个大问号,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通常没有目标,父母也没有办法给孩子足够的支持。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孩子会厌倦,另一方面是被剥夺接触其他事物的机会,孩子在周末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他就没有机会再学那些真正爱、真正擅长的科目了。
另外一些父母,让孩子学习的原因是孩子喜欢、感兴趣、有天赋。根据科学的规律,符合孩子成长的需要。
这类父母在解决类似问题的时候,会这样思考——首先,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去思考深层的意愿,再接着去找到自己不满孩子行为的原因。最后,去分辨自己的需要,孩子的需要以及孩子成长的需要。
他们做的所有的决定,应该都是基于孩子成长的需要,而成长的需要就是科学的成长规律,这是考虑所有问题的核心。
各位父母,每天做的工作都是自己喜欢的吗?其实并不是,能把兴趣变成职业的人是幸运的,但这样的人很少,更多的人都需要爱上正在做的事情。
所以,让父母选择坚持的理由,不应该是这个班很难报,不应该是我付出了多少,不应该是别人怎么样。而是,这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