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天深夜3点,被孩子吵醒,拿起手机给猫叔发了个信息,想着第二天早上起来应该会收到回复。没想到翻个身一看手机,猫叔秒回信息。当场清醒。
在很多个早晨,爬楼看读书营的信息,发现头天晚上和当天早上的信息,间隔空挡也就三四个小时,有的人深夜在读书,有的人早起在锻炼。
有些人,已经把努力当作日常,把勤奋当作标配。而自己,却还在为自己半夜起来照顾孩子感慨母爱伟大,为自己边工作边学习感动不已。
可怕的不是优秀的人比你有多优秀,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02
曾经,“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这句话很流行,很多人也用这句话来对标自己的努力程度。每当加班到深夜或者在周末赶往机场,都会在朋友圈大发感慨,无论配以什么的图文,“拼搏到感动自己”这句话都有呼之欲出之感。
如果说把它当作为自己加油打气的姿态也就罢了。然而,很多人真的沉浸于这种自我感动之中,自怜然后自负,渐至心浮气躁,飘飘然如入云端,自己下不来,旁人上不去,工作前功尽弃,事业停滞不前,完全成为一个可笑的存在。
这哪里是感动,简直就是矫情!矫情和感动的区别在于,前者把努力当作幌子,行自我放纵之实,后者会激发出更大的前进动力。想一想,我们有多少次的感动都成了自我放纵的借口?
03
曾经的中国首富王健林一天的行程表曾在网上疯传:早晨4点起床,6点不到开始工作,一天飞行6000多公里,停留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晚上7点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而不是家。
王健林绝不会为自己这一天的努力而自我感动。因为成功者的目标不在眼睛能看到的当下,而在需要开创的未来。把1亿当作小目标的人,不会因为加个到晚上10点的班,就矫情得要犒劳自己睡到第二天的大中午。
对成功者来说,努力常态化,拼搏正常化,满足延迟化,是生活常态。努力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努力应是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手段之一。那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少一点自我感动,多一点无畏拼搏,应该也能创造意想不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