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慈母严父,不做家庭教育中的统治者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夫妻有别,“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角色扮演上是有区别的。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同样强调夫妻有别,严父慈母。然而,当今社会让这些区别变得难免有些模糊。
今天有多少父亲是“严”的,有多少母亲还“慈”呢?从没打过自己孩子的母亲能有多少呢?今天,无论身为人父、人母,都应在孩子成长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所分工。父母每天都在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沉重的社会压力会让他们不得不辛苦地在外劳作,但是事业的成功是一时,家庭的幸福是一世,尤其是孩子的成长,更是一辈子的事情。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两个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智慧的启迪,二是为人的引导。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大量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父亲与孩子相处时间越长,父亲的后劲越足。而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也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今天的女性和过去不一样,传统女性更多为家庭主妇,而今,除了要相夫教子外,女性还要到社会上工作,更沉重的负担也被加在了她们身上。母亲在孩子的成长当中也有两个很重要的任务,一个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养成,另外一个影响则在于“情”的培养。
冯小刚导演的反映现代父子关系的一部电影《冤家父子》中有这样一段:
马林生在单位是先进工作者,在家里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与其一手拉扯大的儿子马锐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这个在机关里混日子的小职员在对待儿子的时候,一直想在儿子面前树立起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对儿子吆来喝去,希望儿子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指导的路走下去,有的时候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时而摇尾乞怜,又是满腔热忱地和儿子称兄道弟,但马锐非但不领情,反而处处看父亲眼色行事,继而做事忘乎所以。马林生感到失落、寂寞、悲愤……父子之间逐渐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完全夸奖式的教育理念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孩子,但有一点父母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不能当家里的统治者,强制下的亲子关系会更紧张。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确立父母的形象,树立父母的威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独立性和自信心。父亲通常以完全不同于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例如,父亲可以和孩子像朋友般地一起嬉戏,一起尽情地玩耍,甚至翻滚钻爬,所以父亲常常是孩子最为欢迎的游戏伙伴。孩子在与父亲玩游戏时,可认识风险和解决体能问题,并能强化对外界的控制感觉,增强自信心。
第二,社交能力和适应性。父母常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有安全感,有自尊心,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能和人真诚相待。一般来说,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强,容易适应新环境。
第三,心智发展。孩子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智力也就越发达。这是一种“仿效行为”。如果孩子希望像父母,就会效仿父母的行为、思考方式、使用的语汇和追求的目标。
第四,性别角色行为。父母参与对孩子的教养还为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男孩的典范。如果在一个家庭里缺少父亲,男孩就没有了模仿的榜样,往往会使男孩缺乏男子气概,对同伴的依赖性强,处事的果断性差。对于女孩来说,母亲可以教给她们如何做一个好女孩以及男性与女性有何不同的人。
在一个家庭中,确立了父母各自的地位,孩子有成长的榜样,才会在各方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