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QAS读书笔记

Q1:什么是真正的非暴力沟通?

A:

四要素沟通法 = 观察(事实)→ 感受(情绪)→ 需要(价值)→ 请求(具体行动) 

案例:

当孙子连续三天没来电话时: 

"这周你三次没按约定时间联系(观察),奶奶有些失落(感受),因为我特别重视家人的联结(需要),下次临时有事可以提前发个语音吗?(请求)"


银龄应用:

- 处理代际沟通:用"我观察到...我感到..."替代"你们年轻人总是..."

- 参加社区活动:用"我们需要..."替代互相指责



Q2:如何区分观察与评论?

A:

观察 = 摄像机镜头记录的事实(带具体时间/频率) 

评论 = 掺杂主观判断的标签化描述 

对比卡:

❌评论:"儿子从来不关心我" 

✅观察:"过去两周我们只通了1次视频"


训练工具:

每日记录3个沟通片段,用不同颜色标注观察/评论部分


Q3:怎样准确表达脆弱性感受?

A:

1. 建立感受词汇库(附老年人常用版): 

  - 正向:欣慰/踏实/被牵挂 

  - 负向:落寞/心慌/被忽视 

2. 感受链公式: 

  【事件】→【身体反应】→【情绪命名】 

示例:

"听说老姐妹们都去旅游(事件),胸口发闷(身体反应),其实我很羡慕又怕被落下(情绪)"


Q4:如何提出"非暴力请求"?

A:

四要原则: 

1. 要具体:"每天晚饭后陪我散步20分钟" 

2. 要正向:说"希望"不说"不要" 

3. 要可行:考虑对方实际能力 

4. 要确认:"你愿意说说对这个提议的想法吗?"


老年注意:

- 医疗场景:向医生提需求时用"我需要..."替代"你必须..."

- 服务沟通:对社区工作人员说"能否每周三帮忙代购时..."而非抱怨



Q5:怎样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A:

四步调解法: 

1. 深呼吸暂停评判 

2. 复述对方话语:"你刚才说...我理解对吗?" 

3. 探索深层需求:"你最在意的是不是..." 

4. 共创解决方案:"我们试试...你觉得怎样?"


经典案例:

养老院选择分歧: 

"您坚持要住养老院(观察),是担心成为子女负担吗?(探索需要) 

其实我更需要经常看到您(表达需要),我们可否折中试住三个月?(共创)"


实践工具箱

1.“ 情绪温度计”:每天绘制情绪波动图,标注触发事件 

2. “沟通反思本”:记录3次关键对话,用四要素分析法复盘 

3. “需要卡片”:制作常用需求卡(陪伴/尊重/安全感等) 

4. “银龄话术转换表”: 

  - 把"白养你了"换成"我需要你的理解" 

  - 把"现在的医生都不负责"换成"我希望得到更详细的解释"


总结升华

非暴力沟通本质是建立"心灵联结"而非改变他人,特别适合退休后: 

1. 重构家庭关系:从"责任捆绑"到"情感流动" 

2. 优化社交质量:从"表面寒暄"到"深度共鸣" 

3. 提升自我认知:从"被动反应"到"清醒选择"


建议从每日实践1个四要素对话开始,逐步培养"让爱融入生活"的沟通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