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知世界,有个很火的三圈理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核心圈是舒适区,追求舒适是人的本性。但长期处于这个区域的人,日子会因安逸而颓废,不思进取。
学习区在舒适区的外层,紧贴着舒适区。身处学习区的人,精神上兴奋,心理上适度焦虑,大脑开放,因学习成长而对未来充满期待。
恐慌区在学习区的外层,也是认知世界三圈理论的最外圈。身处恐慌区的人,无论思维、情绪和行为都会比较混乱,压力已超心理承受范围,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不利。
实际工作生活中,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交叉运行,没有严格的界限。以跑步为例,初始的慢跑预热,到匀速的中跑,到强力的最后冲刺。——过程中伴随着初始时微风拂面的舒适,到心跳加速,到竭尽全力的忍耐,到大汗淋漓的畅快。
跑步如此,工作生活亦如此。
人是环境的产物——熟悉的家园,熟悉的工作熟悉的社区,熟悉的的城市,熟悉的人——这一切会让人感觉舒适,久之也会让人厌倦。
正如桥水老大雷•达里奥所说:我宁愿失败却不凡的人生,也不要一生平庸。舒适区,正是平庸的温床。
希腊谚语说:“Pathemata mathemata”(直译为:在痛苦中学习),意即学习知识必然是痛苦的,因为你只有在痛苦的实践中才能学到东西。
判断自己是否身处学习区,有个典型的特征便是心理上的痛苦(太多心理上的痛苦,只是人们逃避现实的心理反应)。雷•达里奥鼓励人们拥抱现实,现实是成功的起点;直面痛苦,在痛苦中反思,进而提升认知并修正自己的行为,所以总结出“痛苦+反思=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