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杨婕
-1-
无聊的值夜班,同事叶子给我讲起她和花花的故事。
她和花花从小一起长大,花花无论是相貌还是成绩都很出众,唯一可以视为缺点的就是她的脾气不好,通俗点讲就是现在说的“公主病”。但这些在叶子眼里都无所谓,因为她把花花当朋友,认为朋友就是要包容她的所有。
在和花花相处的时间里,每次逛街,如果她们看上同一件衣服,叶子会主动让给花花;每次吃饭,叶子总会默默把账结了;每次与花花起争执,叶子都会承认自己不对来结束争吵;每次花花失恋、考试退步或者与父母吵架,叶子总是随叫随到,听她诉说,安慰她。在叶子看来,这些都是朋友应该给予的温暖。
直到有天晚上,叶子失恋了,她想找人求安慰,于是她给花花打电话,打不通。她给花花发了条微信:“花花,我失恋了,很伤心。”可是等了一晚上,却只换来一句:“哦,知道了。”
听完这些我问叶子,第二天花花和你联系了没有,叶子说没有。她的回答并没有让我很意外。叶子说她看到花花微信回复的内容后,比失恋还痛苦。我告诉叶子,你这样单方面的付出与包容并不是朋友间正确的打开方式。别人不会因为你的付出而把你当朋友,反而会当做一种习惯去接受。
-2-
我的大学闺蜜男男,一毕业就考入了机关单位。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进单位的她待人真诚,对事认真,同部门的同事和领导们都很喜欢她。每次我俩约会她提起最多的就是艳艳。她说艳艳开朗大方,最擅长做甜品,经常送她自制的饼干,和她分享最新的打折信息以及生活里发生的搞笑事情。男男开心的说艳艳是她在单位最好的朋友。
但就在这个圣诞节,男男约我一起逛街,我说,你叫上艳艳,咱们人多热闹,可最后来的却只有她一个人。我问她艳艳怎么没来,她说她不知道艳艳是否把她当朋友。男男说,和艳艳熟悉了以后,每次上班,她做完手头的活就去帮艳艳做;知道艳艳爱睡懒觉,她早上签到时就顺带帮艳艳一块儿签了;领导每次给出有奖金的工作,都会推荐艳艳和她一起。尽管有时候男男觉得事情多到她很累,可她认为朋友就是对她无条件的好,分享所有能分享的一切,给予她所有的温暖。
令男男没想到的是,艳艳接了一个奖金丰厚的工程,却叫了同科室的小王。当这个工程圆满结束庆功时,艳艳也没有叫她。我问男男,那你现在对朋友还是这样的定义吗?男男摇摇头,她说,希望她现在明白还不晚,在一段朋友关系里,只是一方一味追赶着付出与分享,只会让她自己受伤。
-3-
我相信,我的同事叶子和闺蜜男男的经历并不罕见。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也曾经或者现在正像她们一样,认为只要我们为朋友无条件付出,他们一定会给出同样的回应。
别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朋友不是为了友谊而去付出所有,而是彼此为对方所牵挂与需求。
当你为了一段友谊而全心全意付出后,那么你理所应当的会认为,每当你被生活所累时、你在外受了委屈时、你有喜悦想要分享时,你的朋友不应该只是淡淡的一句“哦,我知道了”,也不应该是完全不理你。而是应该给你个肩膀,送你句安慰,和你分享喜悦与快乐。可这些都是你以为的你付出所有对待它应该得到的。
种种经历都在告诉我们,在友谊这段关系里,并不是只要你单方面的付出就一定会收获同等的需求。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你要细心的栽培它,感受它,听它的回馈与诉求。这样它才会也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你,体会你,你们互相取暖,互相成长。甚至有时候你们不需要多说,只是靠着温静与沉着的感受,就能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
其实,朋友之间就像恋人相处,,不能只是不考虑对方的需求和认可度就一味的为对方付出,要学会感受对方的需求,感受自己的内心。要让自己及对方觉得舒适自由,才是一段完美的关系,对方也才会体会到你的价值,才会觉得你有需求,你也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也许是朋友间相处的最高境界。
千万不要让再你的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感受到的只有孤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