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冬至是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中秋,就是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
你知道月亮都在什么时间升起和降落吗?
当然知道,太阳早上升,傍晚落,月亮傍晚升,早上落。
你是不是只在中秋节和元宵节才看月亮?
……每年不就这两天赏月吗?
现在晚上有灯,不需要月光照明,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两个大节日,大家对月亮的了解会有多少?
对古人而言,月光很重要,这是夜间的照明光源,月相也很重要,这是日期和时间的参考。今天大概几号?看看月亮;现在几更天了?看看月亮。古人的生活和月亮联系紧密,所以他们才会因月升月落月盈月亏而兴发感动。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样的诗句后面,得有多少个对月亮的凝视,才能把月亮融进了诗人的生命,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不了解月亮,你的生命里缺少了月光的洗润,那些诗句,就只能作为美好诗句而存在,不会成为生命的存在。
今天月亮的抒情散文肯定不少,我不想抒情,我想科学地说说月出月落,接近一些快被现代人忽略了的古人与月亮的常识。
来看看古人写的月出月落。
唐 王维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月出的时候,夜已经静了,肯定挺晚的了。
唐 白居易 《早发楚城驿》
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
月亮在夜晚快要结束的时候升起,行人已经起来趁着清晨的凉爽在赶路了。
元 王冕《素梅 五一》
二更月出天全白,转首春风是画图。
二更是晚上9点到11点,这时候月亮升起了,而且这月亮的亮度不错,把天都照白了。
唐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时,是夜半。
宋 释重顯 《颂一百则》
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这里,月落的时候快到半夜。
这几首诗里,月亮升起的时间没有一个是在傍晚,落下的时间也都不在早晨。为什么呢?最简单的回答是:因为这些月亮都不是满月。
所以,下面这两幅《枫桥夜泊》里的月亮,都画错了。
这幅《鸟鸣涧》里的月亮,也画错了。
一画月亮,就是满月,月亮被简单化成这个样子了,古人造字都还用半缺的月形来表示月亮呢。
这几首诗里的月亮长啥样呢?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得科普,只要你认真把下面的文字看完,我保证你能把上面诗里月亮的脸准确地画出来。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旋转,地球又绕着太阳旋转,月亮靠太阳照亮,朝向太阳的一半是亮的,背向太阳的一半是黑的,月亮、地球、太阳三者在相互运动中,产生不同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的我们就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有时黑的一面全对着我们,这是初一的新月,也叫朔月,这时候,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中间。
有时亮的一面全对着我们,这叫满月,也叫望月,这时地球在月亮和太阳的中间。
有时对着我们的面是一半黑一半亮,这叫上弦月或下弦月,这时候月亮、地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的连线成90°直角。
这种月亮的盈亏圆缺叫月相。
在一个农历月间,除了月初和月末有两三天全黑和基本全黑的月亮之外,我们从月初到月末能看的月相按序如图:
和24节气一样,满月也是一个瞬间的时间点,因为月亮是在不停运动的,在没运动到满月的点的时候,月亮就还不是正圆,但一过这个点,月亮马上开始亏。今年农历八月的满月出现在北京时间农历八月十七(10月6日)的凌晨2点40分03秒。
今天虽然是中秋节,但月亮并不是满月。满月的出现还要晚26小时40分钟03秒。但是满月前后两三天的月亮都比较圆了,至少肉眼看起来差别不大,不影响我们赏月。下面是本月月相图。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其实满月在农历的十四到十七之间都会出现,出现在十六号的概率是最大的,十五其次,十七号的概率最低。为了表达的方便,我们就把十五定为满月的日子,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
(十六号零点以后和十六号24点之前的月亮都是算在十六号的,虽然这中间隔了一个白天。这和我们习惯的一个晚上的概念不一样,我们一般会把从十五傍晚升起十六早上落下的月亮都称之为十五晚上的月亮,其实这个晚上的月亮分别属十五、十六两天。)
为什么满月的时间不是固定出现在一个月的正中间?
这是因为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不是正圆形,是椭圆的,有的时候从朔月到满月要走的轨道长些,有时候又会短些,加上运行的速度也有快慢,所以,从朔月到满月需要的时间就是不固定的。
对于地球上的肉眼来说,今年中秋节的月亮虽然不是满月,但并不影响我们赏月。不过,有另外一种景象,今年中秋看不到,这是日月分别在东西方的地平线遥相对望的景象。
这个景象只在满月前后的傍晚和早上才出现,当太阳在西边的地平线准备落下之时,一轮满月正从东边的地平线升起,或者太阳在东边升起之时,满月在西边正要落下,日月对望,依依惜别。
满月在中国也叫望月,农历十五又称望日,这里的“望”不是指你抬头望月,而是因为日月在这天对望。你抬头望月亮,满月、蛾眉月、弦月都可以望,但日月对望一个月就一两次。中国还把满月过后的那天称为“既望”,一般指农历十六,就是日月已经互相望过了。
望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站在高地上极目远眺的样子,现在写成“亡”的部分原来是表示大眼睛的“臣”字,所以望有一个字形写作“朢”,后来“臣”变成“亡”。望远是望的本义,望里的月是在西周才增加上去的。有可能加了月的望,就是专门用来表示月亮望太阳的天象。因为在周朝的文献和青铜器上才出现用“望”“既望”来表达月相和日期,商朝的甲骨文里望字目前还没有发现被用来表示月相。
《釋名 · 釋天 》
朢,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朢也。
下面的超级大图,拍的就是海上生明月,日月遥相望。请把手机横过来看。
好远,真是遥相对望啊!
今年农历八月的满月出现在八月十七日的凌晨2点多,所以农历八月的日月对望出现在农历八月十六日(10月5日)的傍晚和八月十七日(10月6日)的早上。一般来说,一个月里日月能对望两次,但因为纬度和海拔的影响,有些地方可能只能望上一次。比如在北方和一些高原地区,十六号的月亮会在太阳落下后一两分钟升起,日月在傍晚望不上。
上面五个城市纬度从北往南,农历八月十六日北京的月亮会在太阳落下1′57″之后升起,无法对望;在烟台,太阳落的一瞬间,月亮出地平线,你一走,我就来,一秒不差,所以包括烟台的北面地区没有傍晚的日月对望,而十七早上的日月对望基本上都能看到。
为什么日月对望只在满月前后才有,过了这个时间日月就不对望了呢?
和太阳的升落一样,月亮的升落也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所以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一圈24小时,太阳就每24小时升起一次。但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地球自转的时候,它还同时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转。
假设我们在傍晚6点太阳落山的时候,看到了月亮升起,地球自转一圈后,第二天的傍晚6点,又回来了原来的位置,我们会再次看到太阳落山。如果月亮没绕地球公转的话,我们也会再次看到月亮升起,但月亮是在绕地球往前公转的,所以它就跑前面去了,在第二天傍晚的6点就看不到月亮升起。
月亮绕地球公转24小时会在圆周轨道上往前跑大约13度,地球就需要再自转13度,我们才能追上月亮,再次看到月出。地球自转13度,大概需要50分钟,所以,月亮的升起时间平均每天比前一天晚50分钟左右。
(注:月亮的起落时间是全年平均值,实际时间会因季节不同而浮动。正午和午夜以当地时区实际时间为参考。)
月亮会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升起和落下,我们看不到白天的月亮,只是因为月亮的光芒被太阳盖住了。不同月相的月亮,它升起和落下的时间是基本固定的,满月肯定是在傍晚升起,清晨落下,所以,前面那几首诗该画什么样的月亮,是不是心里有数了?
唐 王维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月出的时候,夜已经静了,这从晚上八九点到凌晨三四点都有可能,但再看后面,月亮升起竟然能惊动山鸟,所以可以排除半夜0点以后才升起的残月,因为残月亮度不高,所以这个月亮应该是满月和下弦月之间的亏凸月,这时的月亮大半都是亮的,月亮没出来之前,山里很黑,亏凸月一升起,瞬间明了,所以月出才会惊山鸟。
如果你不了解月亮,看到月出惊山鸟,你会怎么理解这句诗?会理解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月亮从云层里钻出吗?
唐 白居易 《早发楚城驿》
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
夜晚快结束的时候月亮才升起,这是月底的残月。
元 王冕《素梅 五一》
二更月出天全白,转首春风是画图。
二更是晚上9点到11点,这时候月亮升起了,挺亮的,一出来把天都照白了,这和《鸟鸣涧》的月亮一样,是亏凸月。
唐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的时候是夜半,毫无疑问是上弦月。
宋 释重顯 《颂一百则》
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月落的时候快到半夜了,这是接近上弦月的大蛾眉月。
懂得了月相和月亮的出没规律,大家不妨来回答两个问答题:
一:陆游写的诗《十一月二十二日夜待子聿未归》里有“月出林鹊起”的诗句,请问陆游至少等到了晚上几点还没睡觉?
二:杜甫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序里提到他观舞剑的时间是在“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请根据诗里的“乐极哀来月东出”,判断这时是晚上几点钟?
答案:
一: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是下弦月,月出时间是半夜12点,陆游等到半夜还没睡。
二:农历十月十九日是亏凸月,月出大概在晚上9点左右。
古人没有全国统一时间,他们的时间是当地经度的时间,今天中秋节,北京17:19:12月出,但和北京经度不同的地方,月出时间就不一样,东边早,西边晚。
今天中国南方是阴雨天气,看不到月亮。我所在的地方还正在下雨,那就看看下面的月亮吧。高清美图,真实得肉眼难以看到,细细地看看月亮的脸吧。
这是月亮在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动图。
蛾眉月
上弦月
满月
亏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