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如何教孩子认识“量”
从本质上说,“量”表示的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比如长短、高低、大小、粗细、轻重等,都属于量的概念。
“量概念”的启蒙首先是识别物体的属性,然后就同一属性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会进一步产生“标准”和“单位”,于是就有了“测量”;测量出相对精确的数值后,就可以进行“量的计算”了,这就完成了“从差别到数值”的理解升级。
本讲主要谈“从属性到差别”这一步,这一步的核心是通过“比较”让孩子理解“量的大小”。
比如知道两根铅笔谁长谁短,两个房间谁大谁小,两袋面粉谁轻谁重等,从无到有地建立起量的概念。下一讲再讨论量的测量与计算。
一、孩子对物体属性的认识
二、如何帮孩子理解“量”
第一招:串珠游戏
第二招:充分利用身边事物
第三招:让童谣来帮忙《绕口令》
第四招:发掘绘本中量的元素
第四讲:如何带孩子进入“量的测量”
量的测量主要指对事物的长度、面积、轻重、角度等作出的量化描述。测量的结果通常由数和计量单位组成。
测量的核心意义体现在:当孩子学会用数字和计量单位表达事物的量之后,他们的理解也深化了,学会了“差异的精准化”。
上一讲是“直觉的主观比较”,而这节课,重点是“准确测量的客观比较”,从主观到客观,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巨大的思维飞跃。
一、测量能力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目测,也就是凭直觉用眼睛来观测比较。
第二阶段:按“量的特征”给物体排序,“排序”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思维活动。
第三阶段:自然测量,自然测量让孩子真正从“直觉比较”迈入了“准确测量的客观比较”
第四阶段:真正意义的测量,这一阶段不仅要求孩子具备“指着物体说出个数”的能力,常常还需要有“10以内加减”的计算能力,如果这两部分基础没有打牢,不建议过早地让孩子接触这一阶段。
二、怎样引导孩子进行“量的测量”
第一招:用手、脚做测量工具
双手双脚是世界上最便捷又好用的测量工具,而且孩子一旦发现手脚的测量功能,他们通常会用得根本停不下来。
第二招:玩具总动员
第三招:搭积木
第四招:测身高
第五招:在绘本中找出带有测量和计算意义的元素《一寸虫》、《曹冲称象》
参考资料:曲少云老师的《如何开发孩子的数学潜力》音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