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最好分开…
为什么啊?
是我犯的错误吗?
你们没有做错任何事,只是我们的性格不合。您真好,再见!
你等等!
何谓性格不恰当?这是什么理由!
也许每个人都曾经在影视节目或身边的情侣之间听到过类似的对话,甚至你自己也曾经碰到过这个话题。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什么样的性格可以算合适,选择另一半是找相似的性格还是相辅相成的?你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性格呢?可以来公众号DISC性格色彩测一测。
相似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家SiodorNewkom于1961年做了一个实验。它们把具有类似个性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同时也让具有相同特点的学生住在一起。Newcolm发现,具有相同个性的同学之间更友好,并且很容易成为朋友;而具有不同特点的同学即使每天住在一个屋檐下,仍然很难互相喜欢和建立友谊。
社会性交换原则
尽管相似能增强人际吸引力,但社会交换原理却发现,当彼此的心理需要能够相互满足时,双方的喜爱度就会增加。许多心理数据和事实都证明,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婚姻是建立在互补关系基础上的。
依恋理论
任何事情都有原因。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在感情上与第一代抚养人(通常是父母)的经历会影响我们对爱人的选择。英国心理学家JohnBaolbie,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最初的试验目标是12个月大的婴儿。父母会在不熟悉的环境中离开孩子一段时间后回到自己身边。婴儿依恋的类型大概有以下三种类型:
1.60%的婴儿属于安全类型。
2.20%以上的人属于焦虑-抵抗型。
3.大约20%为逃避类型。
之后的研究发现,情侣间的依恋模式和幼年时期的依恋类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安全型的女孩在等待对方到来时会焦虑不安地打个电话。见了对方之后,一切都平静下来;焦急抵抗型女孩在伴侣很晚回家的时候,明明想要亲热,但偏偏翻白眼,置之不理以表示反抗和惩罚。逃避型的男孩会更冷漠一些,好象伴侣和不在他身边一样。
事实上,无论两个人的性格相似或相辅相成,都可能成为我们更爱对方的理由。所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恋爱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夫妻的选择上不必过于拘泥于个性是相似还是相辅相成,不要被死气沉沉的条条框框束缚住,只要对方给你的感觉够好,为什么不让对方爱呢?
对于夫妻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纠纷总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夫妻隔着五个人就会产生矛盾,有心理学家研究显示,每5个人之间就会发生一次冲突。而且,很多时候,男女双方吵架的原因也并非真的是性格是相通还是相反,而是由男女性别引起的不同思考方式所引发的冲突,却让性格成为替罪羊。
选对人确实很重要,但爱情的成功根本不在于遇见了那个"王子"或"公主",而是通过恋爱双方为了维系爱情、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磨合而产生甜蜜的爱情。
因此,那些性格相似的夫妻与那些有共同个性的夫妇之间没有什么好的区别。但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情感专家都强调,双方的价值必须相同或接近,这才是两个人能够更好相处的基础。
知道了吧,如果你觉得TA真的不适合你,请在分手的时候不要说性格不合,而是说:
您是一个好男人,但是我们不能互相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