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分手找个理由,那“性格不合”可以称得上是被用得最多的。好像恋爱中遇到麻烦,“性格”总会成为背锅侠。
“他太安静,我们在一起时一直是我在找话题,显得我话好多。”
“我比较没安全感,很想时刻粘着他,但他又太独立了,每次我都怀疑他爱不爱我。”
“他就像老干部,生活得很有规律,又很有自己的原则。我是比较随意的人,想到什么干什么,所以生活上老有些摩擦和矛盾。”
当初在一起时觉得两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怎么分手时一下子就变成了“性格不合”呢?
这还没完,性格太相似也不行了,“他和我性格太像了,我觉得就像在和自己谈恋爱,喜欢的东西都差不多,生活也过得差不多,好没意思。”
性格相似太无趣,性格互补有矛盾,那到底什么样性格的两人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
朋友最近闪电拍拖了。当我很诧异一个这么挑剔的人竟这么快陷入爱河时,她笑着说喜欢上男友的契机是源于他朋友圈分享的歌。
她与男友虽然认识多年但并没有过多交流,偶然的机会她打开了男友的朋友圈,零零星星几首歌竟首首戳中她心田,她感慨遇到知音了。
因为听歌品味极其相似,她对男生也多了份留意和主动。好不容易逮到个机会,她约了男生去吃饭。没想到饭桌上一番闲聊下来,彼此都沦陷了,感叹很久没遇到这么聊得来的人。
两人有相似的性格和爱好,除了爱听的歌一样,喜欢的电影也都一样,一些观念和看法都能说到一块去,甚至话里的梗对方都能秒懂,很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这种相似性像缘分的牵引,吸引彼此的靠近。毕竟偌大的世界里,能遇到相似的灵魂,是生命的馈赠,也是惊喜。
心理学家西奥多·纽科姆做过一个实验:他让性格特征相似和相异的学生一起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现,性格特征相似的同学彼此更友善,也更容易成为好友;而特征相异的同学即使天天在同一屋檐下,也很难建立友谊。
大量实验也验证了人际吸引的相似性原则:相似会导致人与人相互吸引,会更容易彼此接纳和喜欢。
很多时候,正是这种相似性产生的共鸣让彼此靠近和吸引,而且幸运的是,大多数人也喜欢和类似自己的人在一起,因为这种相似性是对自己价值的强化和肯定。
所以从长远看,性格相似似乎能让一段关系更稳定和舒服。
然而,又有人抱怨,两个人太相似了,彼此想的都一样,感觉像和另一个自己谈恋爱,很无聊。
的确,除了相似性,我们也会见到一些互补型的情侣。比如:一个活泼外向的人被沉稳内敛的人吸引,一个控制型有主见的女人嫁给被动型没主见的丈夫...
这让我想起电影《七月与安生》,苏家明在和七月恋爱期间,却被安生吸引了。七月和他有着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性格,同样沉稳内敛,追求稳定。
而安生不同,她叛逆自由,喜欢流浪,这对习惯了循规蹈矩人生的苏家明是致命诱惑,因而他被深深吸引,目光时刻追随着安生。苏家明在安生身上看到自己被压抑的灵魂,他被自己缺乏又渴望的东西吸引。
心理学上有个定律叫互补定律:指人在需求、性格、能力、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互补时,彼此会更有吸引力。
所以,当遇到一个互补的人时,我们会有新鲜感和愉悦感,因为对方有我们缺乏或压抑的性格特质。不可否认,这种差异会让关系更有活力。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谈恋爱,到底该找个相似的还是互补的呢?
答案是:大部分相似,少部分互补。
如果你不是为了寻求刺激而谈恋爱,那么稳定的关系必然是你的追求,而更多时候,相似的性格对关系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性格相似的两个人容易相互理解,即使争吵时候,也能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精力花费相对较少。
并且,待人接物和行为方式的相似性能让自己更了解对方的行为,那是很自然地懂得,毫不费劲。
而那少部分的互补是装饰、是点缀。
你们可以有一致的三观、聊不完的共同话题,但彼此可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擅长不同的领域。这种差异是你们爱情里的调料,让你们的爱情不至于平淡如水。
当然,无论性格相似还是互补,最重要的是两人有爱。爱ta,你可以正视彼此的差异,包容对方的脾气,配合ta的饮食习惯,努力去了解对方。
选择合适的人的确重要,但成功的爱情不局限于遇到“王子”或“公主”,而是彼此理解,相互磨合,为了维持恋情共同努力。
那很多人有疑问了:怎么知道对方和我有多少相似、多少互补呢?和我最合适的恋人是哪种?
其实找到对的人并不是无迹可寻,你的性格早已为你牵好红线。
如果你单身,那了解自己在爱情中的性格,找到最理想恋人,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你已找到那个ta,那了解彼此理想类型,并找到合适的方向调整,很多疑惑你就有了答案。
很多时候凭感觉需要试错时间,而从爱情里的性格出发找到匹配类型,能更快更高概率做出幸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