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尊老。老,原指头戴冠冕、手拄棍杖的年长上卿或大夫,是古代对年长大臣的尊称。有些甲骨文中的老字,还加了毛发。在远古时,人们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可随意剃剪,故年长而发长。人们直到现在,对于长者,还会尊称为“您老”。
老,指年长的,如老爸、老爹、老伯、老者、老汉、老母等。年长的人,通常久经磨练而经验丰富,所以又有老成、老练、老手、老狐狸。然而,人都不喜欢变老,老了就离死更近了。年轻的青春年华,谁人不羡慕?所以,和年轻相反,年老的“老”也跟很多不好的词连在一起,如老花、老派、老一套、老头子、老姑娘、老气横秋、为老不尊等。
在古代,老也可指辞职退位颐养天年,如《史记》中的“归老于频阳”。虽说“七十曰老”,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如果人的寿命达到100岁,70岁并不老。许多有追求、内心轻盈的人,到了70岁,依然在从事着所热爱的事业。事实上,只要对世界依然抱有好奇心,就不算老。相反,有些人才25岁,就已老不堪言。
老与考同源,有的甲骨文,“考”字,是拄着拐杖的长发老人。考的本意,是老化和衰老。《礼记 • 曲礼》中“生曰父,死曰考”,“考”,可指代死去的父亲。但现在,“考”多指检查、研究,如考试、考核、考察、考官、考生、考分等。
长(zhǎng),甲骨文的字形就是一个长发飘飘的老人,指年纪大的,如长辈、长者、长老和长亲。长,又可指发育、生长,如长大、长高、长牙、长虫等。
因为古代文化中,以长为尊,所以长兄为父,长子为大。单位里的一把手、领导又称长官、部长、省长、校长、班长。
夫,在人字上头加一横代表发髻的指事符号,表示成年男子束发。古人以束发、加冠为男子的成年仪式:男子15至16岁束发,标志着告别童少时期,可以开始听候征召,为国效力;待男子20岁加冠,表示成年,可以婚配,便有了丈夫的夫。
车夫、樵夫、纤夫、渔夫中的夫,指的是从事各行业的成年男子。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孔夫子在英文当中翻译为Master Kong,荷兰文中为Meester Kong以表示对孔丘的尊重。
有时,人们会用“老夫子”来形容一些老派,略带些旧式迂腐的中年男子,不知这是否跟《老夫子》有关系。上世纪,香港曾出过一系列风靡东南亚的漫画,叫《老夫子》。老夫子单身,年纪不算长,束冠着长袍,喜欢针砭时弊,因老气又带点不合时宜的书生气,所以浑身散发着某种不自知的幽默气息。《老夫子》以其诙谐风趣的画风,展现了六十年代之后的华人生活和人生百态,老夫子的形象和价值观超越地缘、政治和认知差异。海内外华人对“老夫子”的理解和喜爱无差别,这也是“老夫子”这仨汉字组合在一起后所发挥的奇妙效果。
主要参考来源:象形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