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认知的形成
1、想象天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象天平,当与他人接触、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根据反馈在自我认知的天平上加砝码。
比如,我在和他讲话时,他皱眉了,那我是不是说错话了?他是不是不喜欢我?这样,我会在“我错了”、“我不受欢迎”的天平上加码。
问题是,别人的反馈,并不客观。可能你在表达时,他只是在思考而皱眉,你会觉得自己错了。可能只是没有微笑,你会觉得自己不受欢迎。
那么,我们要做的是,比如今天我和100个人打招呼,有90个人都有反馈,10个没有,那么“我受欢迎”的天平应该是90,这是正向反馈。
所以,想象天平的长期运行是自我认知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原因之一。
2、自我暗示
人的大脑无法分清虚幻与现实。即使只经历过一次挫折,当在脑海中不断重演,就是多次负面自我暗示,导致条件反射。
例如,想象一下,哪件事情让你一回想起来就会愤怒、生气。
想象完了,你会发现,这个事情其实只是真正上演过一遍,但是当在你的脑海中不断重演时,你的情感,还是很真实。这种情感,因为在脑海中不断上演的画面而被加强。就会形成负面的自我暗示。
那么,我们要做的是,告诉自己,可以分析问题,不要做无谓的负面暗示。上次那个人说听不懂我讲英语,我就不讲了吗?我是要发现自己英语不好,然后去练习变好。这个题没有做对,就不做了吗?我是要找到方法,去做对。
所以,自我暗示的长期运行,也是自我认知形成的重要原因。
总结:
想象天平、自我暗示会逐渐形成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的负面形成在于“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是当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就产生负面想法。
比如,我觉得自己很平庸,我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我可能不会升职了,我学不会游泳…………
当自己将自己限制住、束缚住了,这种自我设限,最终会导致自证预言。
这些…统统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那么,如何形成正面的、积极的自我认知,从而让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减少自卑、焦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