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会向我抱怨:我的拖延症太严重了,我该怎么办?
我会给朋友以下解释:
1、“拖延症”应区别于“行为拖延”,“拖延症”更严重,通常表现为因为行为拖延而导致自身产生不自信,强烈的愧疚等负面情绪。
2、“拖延”几乎是现代成年人的生活常态,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习惯性的拖延是很常见。
3、“拖延”是符合人性的,因为人性具有趋向舒适的天性。
4、克服拖延是反人性的,尤其是坚持与拖延对抗。
5、行为拖延是有机制可调节的。
那么我们在自我的调节失效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行为拖延给我们带来的不好结果呢?
常规方法:
1、制定具体的、可量化的、可实现的、可分解的以及有明确截止时限的任务(即符合SMART原则)
这些基于smart原则的小任务,能帮助我们尽可能的看见目标的预期,进而从心理层面按时自己可达成。
2、为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设定一些小奖赏,小激励。
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常态化排斥,往往是源于我们在这件事情身上所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简单说就是我们判断它的价值是极低的。那么我们在这里设置小奖赏,就是增强事情价值的做法。
3、有效利用能帮助我们对抗拖延的工具或者方法。
我上学的时候,特别讨厌学习英语,因为我的英语成绩是所有学科中最差的,成绩越差越不想学习,越不花费功夫成绩就越差,于是便陷入了一个不良的循环。
因为不想学习英文,所以经常习惯性的把英文的试题放在最后完成,于是结果就是每天的英文作业都完不成。
后来,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对抗这一习惯的方法:我在一张纸上写下一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按讨厌的程度由深至浅排序;然后每天强迫自己优先完成最讨厌的学科,一段时间发现,每天越到后面,学习的兴致越高。
教练的方法:
教练的课程有一个能量场的概念。每个人都是有能量场的,当个体周围的能量场达到最优的时候,我们个体的潜力和发挥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这个时候我们也是最具有创造性的。
而当我们个体周围的能量场最优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体验是很好的,很舒服的环境、很放松的心情,整个人处于很敏感的状态中,思维很会很清晰。
所以我们不妨从只关注目标转为,同时开始关注我们自己,关注我们的感受、关注我们的心情,关注我们身体的喜好、关注我们心情的喜好。通过改变外部的环境,调整我们身体的姿态,逐渐调整我们身体的能量。
我们开始尝试把那些我们不愿意做的、经常拖延的事情,慢慢的放进这个舒服的环境,尝试感兴趣的去对待,去接纳,去包容。
当我们的身体不再感觉不适、我们的心理不再排斥的时候,也就不存在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