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你说“不”时依然受欢迎

如果说求助张不开口,是因为我们自己好面子,不想当众被拒绝,那当我们想拒绝一个人,主动权明明在我们手上时,为什么还是说不出口?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把拒绝对方的提议等同于拒绝对方本身,认为只要说出“我拒绝”三个字,就彻底把对方得罪了。事实上,一个真正懂得沟通的人,完全可以做到只拒绝对方提出的方案或者要求,而不否定对方这个人。善于拒绝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沟通能力。

拒绝该拒绝的事,团结该团结的人。

拒绝=开门见山+移花接木

委婉和延宕,只会放大对方因为被拒绝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会起到安抚的作用。我们强调拒绝要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把立场摊在桌面上,就是为了避免这种负面影响。

一个开门见山的拒绝要满足“第一时间”和“第一人称”两大标准。第一人称是指,不要为自己的拒绝胡乱找借口。我们在拒绝别人时通常不会只说“不行”二字,肯定还要塞给对方一个理由。这时,有的人就忍不住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这样做。不行就是不行,别说是领导不同意;没时间就是没时间,别说是你妈不让你加班。

从对方的立场来说,拒绝就是拒绝,到底是谁的拒绝,关系其实不大。我们身在职场,如果长期为自己找这种托词,就会给人留下“没有主见”“没有决策权”的印象,这可比得罪某个具体的人更严重。更何况,万一对方相信了我们的说法,跑去纠缠我们所说的有决策权的人,我们就会同时得罪两个人。

最后,我们反过来说出,如果被拒绝了应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不要死缠烂打。一来,态度很不好看;二来,确实没有必要。这个沟通场景里,主动权是在对方手上的,死缠烂打的价值不大,还会影响对方对我们的看法,不符合“沟通是无限游戏”的原则。

事实上,当你去给别人提要求的时候,手里就应该准备好次优方案。尤其是,如果你已经感觉到这个方案很难被接受,那就更应该在被拒绝时拿出次优方案,甚至次次优方案。

事实上,很多经验丰富的人,在沟通时提出的那个自由方案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所以,次优方案的准备非常重要。我们要展现出强大的方案力——对方要几个方案,我们就有几个方案,对方拒绝我们几次,我们就给他几次方案。

今天是#时践夜读 的第476天。恭喜您,又读完了一篇时践的“日拱一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