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英雄

千面英雄1:神话对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导言

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回到我们的读书俱乐部。

我们这周的主题是“英雄的成长”。我要给大家介绍著名的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理论。他讲到,所有的神话其实都只有一种原型,故事情节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地复述。我们之所以对神话故事如此着迷,是因为神话故事从本质上来讲,说的是我们个人的成长故事,而成长故事是最吸引人的。

1. 知识背景:约瑟夫·坎贝尔的生平

照惯例,我先给你介绍一下本周的精读书。本周的精读书是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坎贝尔名气很大,尤其是在好莱坞,他是一位神一样的人物。《星球大战》的导演卢卡斯就说,坎贝尔是他的精神导师。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脱不花的糗事,我独家发布一下。

有一天,我跟脱不花聊天,她问我接下来讲什么,我告诉她,马上要讲《千面英雄》了。脱不花说,哎呀,太好了,去年和菜头老师就推荐了这本书,可是我一直没读完,读不懂啊。我说,你没读懂就对了,智商高的人都读不懂。这本书其实写得很烂,很多经常引用这本书的人,其实也没真的看明白。但是在咱们的读书俱乐部,我承诺真的能给你讲明白,而且我能讲得比坎贝尔更好。你以后看电影,比如说看《星球大战》、《魔戒》,读魔幻小说,甚至是打游戏,都能讲得一套一套的,让小伙伴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轻松赢过他们。

我先给你讲讲坎贝尔的生平。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值得你注意:

第一,坎贝尔是爱尔兰移民的后代,而欧洲神秘主义的大本营就在爱尔兰。你可能很喜欢著名的爱尔兰诗人叶芝,叶芝写过一本《凯尔特的薄暮》,其中讲了很多爱尔兰的神话和传说。如此说来,坎贝尔喜欢神话,看来是有文化基因的。

第二,坎贝尔读书的时候去了趟欧洲,他在旅途中遇到了克里希那穆提,你要是喜欢灵修,就知道他是谁了。坎贝尔在欧洲结识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弗洛伊德和荣格,你可以看得出来,坎贝尔受他们的影响很深。

第三,坎贝尔1929年从欧洲回到美国,很不幸,正好赶上美国的大股灾,他们家破产了。坎贝尔的博士学位也没有读完,他尝试着写作,但不成功,到1934年才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到一所女子学院,莎拉·劳伦斯学院教书去了。在莎拉·劳伦斯学院教书,不必有太多发表论文的压力,但是,坎贝尔遇到了另外一种挑战。这帮女生不好教。男生喜欢逻辑体系,喜欢知识的细节,女生不喜欢这些。女生会问:你教的这个东西跟我的人生有啥关系?所以,坎贝尔就得讲清楚,神话对于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这个神话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一群女学生给逼出来的。

2. 原型故事:英雄成长的三幕剧

讲完了坎贝尔的生平,我来给你介绍他的“千面英雄”理论。坎贝尔认为,所有的神话其实都只有一个原型。这个原型故事大概分为三幕。

第一幕讲的是英雄在新手村。也就是说,英雄在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里。他听到了一个召唤,这个召唤让他去冒险,但他很犹豫,不愿意离开家乡。然后,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改变了英雄平静的生活,把他从一个熟悉的场景,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当英雄跨越了熟悉世界的边界,就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第二幕讲的是英雄的历险。英雄会经过一次试炼,让英雄经历一些挫折,这个经受挫折的过程也就是成长的过程,试炼告诉英雄,他将经历全新的体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在这个阶段,英雄会遇到一些很重要的人物,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他的人生导师。英雄还会在路上结交很多小伙伴。当然,还必须得有一个大的反派人物,他是英雄的对手。一开始,英雄是要被他的对手碾压的,被欺负得没有招架之力,虐得不像人样。他会经历很多磨难,在最低潮的时候,英雄会被剥夺得一无所有,而且看起来绝无可能获胜。但就在这种挑战中,英雄会凤凰涅槃,绝地反击。英雄会走进一个山洞,并从山洞中找到宝物。这个宝物可能是一把宝剑,也可能是一种魔法或超能力。在第二幕的最后,会有一个大决战的时刻。历尽千辛万苦,英雄最终战胜了对手。

第三幕是英雄回乡。战胜大恶魔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英雄必须回到家乡。回到家乡并不是因为要衣锦还乡,而是要把自己得到的东西跟人们分享。再回到故乡,英雄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他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他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圆润,更有责任感和牺牲精神。他的旅途终点,其实就是下一次旅途的起点。

你可以随便找几个好莱坞大片,比如《绿野仙踪》、《狮子王》、《魔戒》,甚至《阿甘正传》,仔细想想,它们是不是都遵循了坎贝尔的原型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是不是都从熟悉的环境出发,踏上了不归路?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导师、伙伴和对手?是不是最后都回归故乡?放眼望去,不管是魔幻小说、好莱坞电影甚至是电脑游戏,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编码,只要掌握了这个编码,就能释放出来无限的创意。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人固然都喜欢新奇的故事,但他们更喜欢一遍一遍地听一个熟悉的故事。孩子小的时候,会缠着大人一遍一遍地讲同一个故事,搞得大人很烦,其实你想想,我们大人也是一样的,明知有套路,还要往里钻。什么才是大师?真正的大师不是能想出新奇的故事情节。真正的大师是把一个重复了上千年的故事,再讲一遍,还能讲得精彩。

为什么这个故事我们百听不厌呢?惟一的解释是我们的心里本来就有这样的故事。好莱坞的编剧们不过是发现,用这样的故事最能够打动人心,而这说明,神话其实跟人心是相通的。我们的人生其实也是这样的英雄之旅。我们每个人都想当英雄,你必须要经历这些磨难,最后才能“得道”。

3. 反思:也有不买账的

当然了,也不是说英雄的成长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不同的文化还是不一样的。我要提醒一下,英雄的成长特别对美国人的胃口,但澳大利亚人、德国人、中欧人就不一定了。

就拿澳大利亚来说吧,过去澳大利亚人也很崇拜英雄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跟澳大利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出于英雄主义情结,澳大利亚派了很多年轻人到战场,结果有很多人白白送死了。后来,澳大利亚人民就觉得上当受骗了,所以他们特别不愿意成为英雄。在澳大利亚,你要想成为英雄,可是会受到大家讽刺的。

德国的文化中过去也一直有英雄崇拜的倾向。崇拜到最后,崇拜出一个希特勒,可把德国人给恶心坏了。所以,现在德国人谈到英雄时,总有一种本能的警惕。

中欧人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因为他们没当过英雄,老是被苏联给欺负,欺负得头都抬不起来,久而久之,就变得很世故,不相信有英雄这种东西了。在中欧人看来,任何改造世界、创造奇迹都是瞎扯,他们对这种尝试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今日小结

好的,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

我今天给你介绍了坎贝尔的“千面英雄”理论,所有的英雄剧都只有三幕:出发、历险和返乡。我也讲到,不同的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但是,坎贝尔的理论可以作为一个基本框架,供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旅途。接下来的三天,我就按照坎贝尔的这个模式,跟大家讲讲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对我们意义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导师、对手、朋友。

千面英雄2: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生导师?

导言

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回到我们的读书俱乐部。

我们这周讨论的主题是“英雄的成长”,我们介绍的是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理论。昨天,我给你讲了英雄成长的三部曲,从今天起,我们要讲一讲在你人生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角色:导师、对手和朋友。今天,我先跟你讲讲人生的导师。

1. 什么叫导师

我们说的导师,在英文里叫mentor。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这要从荷马史诗《奥德赛》讲起。《奥德赛》的主人公是参加过特洛伊战争的奥德修斯,打完仗,别的将士都回家了,只有奥德修斯漂流在外,历经重重险阻。奥德修斯有个好朋友叫曼托(Mentor)。在出征之前,奥德修斯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曼托。曼托爽快地答应了。奥德修斯在外多年未归,家里挤满了前来向他妻子求婚的追求者。曼托鼓励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马科斯不要失去希望和勇气,要起来反抗这些求婚者,寻找父亲的下落。

其实,这个曼托不是曼托本人,而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假扮的。有了女神当自己的人生导师,忒勒马科斯很快就成长为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导师被称为mentor的来历。你看,导师不是普通的老师,他不仅教给年轻人知识,更多地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雅典娜指引忒勒马科斯(Athena guides Telemachus)

我在第一季的《何帆大局观》里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两个老师》,很多读者都说深受感动。这是我个人成长最大的体会:在你成长最关键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导师,为你指明方向,会改变你的一生。根据我的观察,男孩子的成长尤其如此,从一个懵懵懂懂、只知道闯祸的男孩子,成长为成熟、上进、负责任的男人,需要一位导师来做榜样。

2. 英雄们的导师

在那些有名的电影和小说里,主人公都会遇到自己的导师。比如在电影《星球大战》系列里,尤达就是这样的导师。没有尤达大师,就没有卢克·天行者。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中,没有风清扬就没有令狐冲。

老师和导师有什么不同呢?岳不群是令狐冲的老师,而风清扬是令狐冲的导师。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好老师,但导师是那个能够把你的人生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的人。风清扬和令狐冲的性格、气质都很一样,师徒二人非常投缘,但是,导师也不一定在性格、气质上跟学生完全一样。郭靖和杨过的性格就很不一样,这并不妨碍杨过跟着郭靖,耳濡目染,感受到“侠之大者”的境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对了。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的,如果不习惯性地想象伟人的品德,德育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讲到这里,让我跳回到两周之前给你推荐的戴维·布鲁克斯的《品格之路》。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在讲榜样的故事。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我当时跟你说,读那本书只要先读前两章就行了吧?我是把一本书的内容,放进了另一本书的体系里面,这是我在教你怎样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你要把原有的知识打散,然后重新组装。

那我就给你讲讲布鲁克斯讲了哪些榜样。有几个名字你会比较熟悉,比如艾森豪威尔、二战时期美军将领马歇尔将军,如果你是文青,可能会对乔治·艾略特很熟悉,她是一位英国女作家,我们以后会讲到她的小说。布鲁克斯还讲了几位我们不太熟悉的人物,比如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曾任美国劳工部长的弗朗西斯·帕金斯、慈善家多萝西·戴伊。

我请你读读这些榜样的故事,看看你会有什么感受。我谈谈自己的感受。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是,没有缺点的人不是合格的导师。布鲁克斯讲的这些榜样,跟我们习惯的榜样都不太一样,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缺点,甚至是很明显的缺点。我们不能只看到导师头顶上的神圣的光环,你要是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每个导师也都有自己的英雄之旅,也是从菜鸟开始,不断打怪升级,最后通关的。他们正是不断地跟自己的缺点挑战,跟命运的不公挑战,扼住命运的喉管,最后才成就了自我。坚持奋斗的人肯定要比追求愉悦的人更幸福。经常受到反对和嘲笑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第二点感受是,满脑子都是理想主义的人不是合格的导师。布鲁克斯谈到了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的一句名言。这个施韦泽可是一位名人,台湾朋友熟悉的中译名是史怀哲。他是德国的医生和传教士,在非洲行医,建立丛林医院,坚持30多年为当地人民治病。施韦泽说,他的诊所从来不雇佣那些理想主义者,他只需要那些态度严肃认真、安于本职工作、对服务他人永不厌烦的人。

你再看看艾森豪威尔,他也是这样的务实主义者。艾森豪威尔有个好朋友,就是著名的巴顿将军。巴顿将军一谈到打仗就兴奋,但在艾森豪威尔看来,打仗不过是一件不得不干的脏活和累活。他考虑的不是当英雄带来的美妙感觉,而是需要建造多少登陆舰、怎样做好后勤保障、选择哪一天实施作战计划,并且做好失败的准备。事实上,在指挥诺曼底登陆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曾经拟了两份电报,一份是如果登陆成功,怎么告诉大家,另一份是登陆失败了,该怎么说。当然,登陆成功了,所以第二份电报没有发出去。这份没有发出去的电报是这么写的:“我们的登陆行动失败了,我已经下令撤退,我是在充分考虑所搜集的情报的基础上,作出此时此地发出进攻的决定的。所有部队包括空军和海军,都非常勇敢,不怕牺牲,如果这次行动有任何过失和错误,由我个人承担全部责任。”这份没有发出的电报,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报文之一。

4. 非正式的导师胜过正式的导师

接下来我再谈谈第三点感受。第三点不是读《品格之路》受到的启发,而是读另外一本书的感受。这本书叫《出奇制胜》,是沙恩·斯诺写的。我看到万维钢老师写的推荐序,就买了这本书。沙恩·斯诺写到,你要是想找到事业成功的捷径,师父领进门是非常重要的。按照他的说法,拥有导师的企业家和没有导师的企业家相比,前者的企业募集的资金是后者的7倍,增长速度是后者的3.5倍。

可是,这里也有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如果导师这么重要,那么家族企业应该发展得更好才对啊。哪个老师教学生,会有父母培养子女用心啊?然而,70%的家族企业毁在了第二代手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位心理学家叫克里斯蒂娜·昂德希尔,她对导师制的利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发现,有导师比没有导师确实更好,不过,跟我们的直觉不一样的是,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非正式的导师比正式的导师效果更好。

啥意思呢?组织上给你安排的导师、“拉郎配”式的一对一辅导都是没有意义的。强扭的瓜不甜,给你指派一位导师,哪怕他是一位名师,你也不一定肯跟他学。名师的门下不一定都是高徒。同样,慕名去拜一位高人,效果也不一定好,这跟找名人要亲笔签名一样,你的动机是不纯的,你不是为了真正从导师那里学到东西。好的导师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得自己去寻师,实在不行去偷师,这比磕头拜师更有意义。

今日小结

好啦,到了今天的总结时间。

我今天给你讲了英雄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英雄的导师。没有导师,英雄们很可能还在跟没头苍蝇一样瞎转,导师给他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激发了他们的潜能。我还告诉你,导师需要你自己去找,找到了就要全身心地去体会导师的人格魅力,尽可能地把他们的优点都学到。

千面英雄3:认清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对手

导言

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回到我们的读书俱乐部。

我们在这一周谈的是英雄的成长,昨天我给你讲了人生导师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讲在英雄成长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你的对手。一本小说写得精彩不精彩,一部电影拍得好看不好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反面人物,也就是英雄的对手。那么,为什么对手很重要?什么才是好的对手?

1. 问题:谁是《西游记》里的最佳妖怪?

我先讲一个可能会让有些读者不服气的观点,挑起一个争论:我对中国古典小说一直评价不高。我们就说所谓的四大名著吧,《红楼梦》写得好,这我心服口服,《水浒传》也不错,但《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我就不敢恭维了。鲁迅曾经批评过《三国演义》,他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意思是说,《三国演义》想写刘备厚道,结果把刘备写成了伪君子,想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结果把诸葛亮写得跟个妖怪一样。用现在的话讲,这叫用力过猛。

我觉得最可惜的是《西游记》。《西游记》本来有个很好的故事。你有没有发现,有的故事是不管谁写,不管怎么写,都很好看的,比如奥德赛的故事,比如俄狄浦斯的故事,也包括西游记的故事。西天取经,这是多么好的故事啊,但是,作者给写烂了。为什么呢?我觉得最大的毛病就是,在《西游记》里没有一个强大的反派人物。你看孙悟空、猪八戒、唐僧,这都让人过目不忘,但在取经的路上,九九八十一难,真能让人印象深刻的妖怪,能有几个呢?

我印象最深刻的妖怪是牛魔王。牛魔王跟孙悟空是啥关系?那是发小。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时候,拜把子,有七个兄弟,老大就是牛魔王。日日弦歌吹舞、朝去暮来、无般不乐。我在前面给你讲过,成长就是背叛。你要背叛原来的朋友。孙悟空和牛魔王那一战,就是兄弟之间的决裂,读起来自然惊心动魄。

别的妖怪就差劲很多,数量很多,但质量不行,看多了会忘记谁是谁。要是照我来看,孙悟空的对手不需要那么多,但必须有一个最厉害的对手。而且,我都已经找到了一个潜在的候选妖怪,此妖可以是西游记里最顶级的妖怪。那是哪个妖怪呢?

2. 成长秘诀:关于对手的三个规律

先别着急,让我先告诉你关于对手的三个规律。

第一个规律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激发你的潜能。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它能应用在各个方面,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甚至一个国家的成长,都需要强大的对手。我再给你介绍一个很有影响,当然也是很有争议的研究。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写了一部巨著,叫《历史研究》。他这部书大气磅礴,人家研究的是文明的兴衰。汤因比讲到,有很多文明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都消亡了,只有少数文明能够屹立不倒,这些到最后还能坚持下来的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就是它们都遇到了很多挑战。只有遇到挑战,才能激发出来一个文明的潜能。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遇到了外来种族的侵扰、不得不长途迁移,这些挑战都能激发一个文明的雄心壮志。

第二个规律是:你的对手的水平,决定了你的水平高低。我接着汤因比的“挑战-应战”模式来讲。汤因比还讲到“中庸之道”,也就是说,如果挑战的压力太大,会把一个文明压垮,但如果完全没有挑战,这个文明也不可能发展得太好,所以,存在着一个最适宜的挑战水平。你想想看,我们不可能去选择比我们弱很多的对手,那叫胜之不武,同样,我们也不可能去选择远远超过我们自身水平的对手,那叫找死。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出的对手,其实是跟我们差不多的人。逊尼派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基督徒,而是什叶派。所以,你必须慎重地选择自己的对手,因为你的对手的水平决定了你的水平。

第三个规律:恶魔是他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一个好的反派人物不应该是脸谱化的,一坏坏到底。按照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的术语来讲,他不应该是一个“扁平人物”,而应该是一个“圆型人物”。扁平人物就是只有一些夸张的特征。圆型人物形象更为完整,人物性格更为丰富。一个好的反派人物就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会发现他有自己的逻辑,而且他的逻辑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具有和英雄人物的逻辑一样强大的说服力。

我举个例子来说吧。美国有个连环炸弹凶手,多年来不断地寄出邮包炸弹,炸死炸伤过很多科学家。后来破案了,人们才发现凶手叫希尔多·卡辛斯基,他自己就是个科学天才。他是个16岁就读哈佛的神童,拿过数学博士学位,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研究,后来隐居在蒙大拿州的一个小木屋里,劈柴、做饭,只关心粮食和蔬菜。他为什么要炸死科学家呢?因为他觉得对机器的依赖,使得人类失去了自治的能力,剥夺了人类的自由。卡辛斯基还写过一篇论文,叫《工业社会及其未来》。在这篇雄文里,卡辛斯基说,在工业化时代,人类如果不是被高智能的机器控制,就是被机器背后的少数精英控制。如果是被精英控制,精英就会把已经变成累赘的人类消灭,或者减少人类的数量,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精英用高科技改造人类,“治疗”他们的问题,那人类不就变成了被圈养的家畜?你看,卡辛斯基干的事情是邪恶的,但他的逻辑听起来很有道理。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里也写到,魔鬼撒旦最早是上帝身边最聪明的天使,由于嫉妒和野心,才变成了恶魔。

3.人生感悟:最大的敌人是我们的心魔

讲完了关于对手的三个规律。让我来揭开谜底。

如果在《西游记》里为孙悟空找一个最佳的对手,应该是谁呢?我觉得应该是六耳猕猴。

你还记得六耳猕猴是怎么出场的吗?最近,熊太行老师有一个帖子,叫《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他介绍的就是六耳猕猴出场之前的故事。话说唐僧和孙悟空师徒间闹了不愉快,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劫道的毛贼,搞得唐僧很不快,批评了孙悟空。孙悟空一怒之下,撂挑子不干了。孙悟空不是真的不想干,而是一肚子的郁闷,所以当他见到观音菩萨之后,泪如泉涌、放声大哭。结果没有想到,蹦出来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花果山的猴子们分不出来谁是真的,谁是假的;唐僧、沙僧和八戒分不出来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托塔李天王的照妖镜也照不出来真假。没奈何,他们只好去找最大的权威: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正在灵鹫山雷音寺讲课,听得远处的喧闹,心中有数,跟座下的众人说了一句:“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按照《西游记》里的说法,如来佛祖一眼看穿,假的孙悟空是六耳猕猴。这种写法真是能把你气晕,好比你要通缉那位神秘的连环炸弹凶手,最后发现他是芝加哥黑帮的一个小喽啰。要是按照我的理解,这个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自己,他是孙悟空悲愤不平,幻化出来的心魔。孙悟空一气之下离开唐僧的时候,书中明明写到:“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意思就是说,你心猿意马,怎么才能求得真经?

一键直达课程:熊太行—《为什么妄人必须尽快清理掉》

今日小结

好啦,我今天发表的观点仅供你批判。最后,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故事更能吸引人,不要只把光环给英雄人物,相反,你要把更多的风光让给英雄的对手。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成功,就不要害怕对手,也不要轻易树敌。你的对手的水平,决定了你的水平,千万不要自降身份,去和你瞧不上的人掐架。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很多挫折,这些困难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但我们看不到的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战胜自我,才是最大的成就。

千面英雄4:影响你社交关系的神秘数字

导言

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回到我们的读书俱乐部。

我们这周讲的是英雄的成长。我在周一给你讲了坎贝尔的“千面英雄理论”,周二和周三我们分别讲了导师和对手,今天我跟你讲讲你人生道路上的小伙伴。

我先告诉你三个数,你把这三个数记住:6,150和5。今天我就讲这三个数。

1. 第一个数:6

我先讲第一个数:6。我讲这个数字,是为了告诉你六度分隔理论。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跟一个陌生人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就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熟人,于是,你们就会感慨:“这个世界真小啊。”

有一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被称为“小世界方法”。米尔格拉姆想知道,这个小世界有多小。当时,他正在哈佛大学教书,住在波士顿。他发出了300封信,其中200封随机地发给远在内布拉斯加的居民,100封发给了波士顿的居民,这三百封信都是要寄给住在波士顿的一位股票经纪人的。如果你认识这位股票经纪人,就直接把信寄给他。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谁,就把信寄给一个你自己认识,而且你认为最有可能找到目标收信者的那个人。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图片来自网络)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问这三百封发信人,他们觉得需要转手几次,这些信才能到目标收信者手里,很多人说至少得几百次。最后的结果是:只用六次。

这个研究现在已经成了传奇。不过,我们再来仔细想想。如果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是很令人信服的。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有100个朋友,你的朋友的朋友就是1万人,你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共有100万人,以此类推,到了跟你有五度分隔的时候,你就有超过90亿人的关系网了。所以,在六步之内,你就可以联系上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

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还有很多缺陷。比如,你可以说,不是每个人都有100个朋友的,有的人可能只有10个朋友。再比如说,你会发现,你的朋友和你的朋友的朋友会有很多重合,也就是说,有不少人既是你的朋友,又是你的朋友的朋友,你的社交圈子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广。你不认识的人,你的朋友很可能也不认识。

尽管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着缺陷,米尔格拉姆的小世界实验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有什么启发意义呢?

第一,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的关系网扩大,而且这些关系网中的“弱纽带”,在传播信息的时候比“强纽带”更管用。这就是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弱连接理论”。什么是“强纽带”?就是跟你接触最频繁的那些人:你的亲人、同学、同事、朋友。什么是“弱纽带”?就是你在微信上加的从未见过面的朋友,在开会的时候认识的人,甚至是坐飞机的时候认识的坐在你旁边座位上的人。为什么“弱纽带”更容易传播信息呢?因为跟你更亲近的“强纽带”关系的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知道的他们也知道,你不知道的他们也不知道。只有“弱纽带”关系才能跨越不同的圈子,传播更多的信息。所以,如果你要想找工作、找对象,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找“强纽带”关系,而是去找“弱纽带”关系。

第二,尽管关系网这么管用,但把关系网连接在一起的不是我们,而是一些极其活跃的“超级联系人”。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跨界。通过这些“超级联系人”,我们每个人的关系网才能连接起来。所以,你认识多少人并不重要,但你认识多少种人很重要。把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加满,也不一定能帮你扩大关系网,更有效的办法是保证在你的朋友中,有更多的“超级联系人”。

2. 第二个数:150

好啦,我已经讲完了第一个数:6。不需要超过六步,你就能和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联系。那我们是不是要把关系网撒得越广越好,朋友圈里的人数越多越好呢?

不是的。我来给你讲第二个数:150。我们能够稳定地维持人际关系的人数,大概也就是150人左右。这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来的,所以这个数也被称为“邓巴数”。邓巴指出,人的大脑认知能力有限,负担不了那么广泛、频繁的社交活动,一个人能够维持的稳定的社会关系,比如说至少每年联系一次的亲朋好友,大约为150人。

这跟人类的进化有关。当我们还是南方古猿的时候,能够维持的群体数量大约为50人左右,等到我们学会了用火、学会了制造工具、家庭关系更为密切,而且语言也开始出现了,人类的群体数量会达到150人左右。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但数十万年来的进化习惯仍然制约着我们的社交圈子。哪怕你的手机通讯录里存了2000个联系人,哪怕你的微信朋友圈已经加满了5000人,但你真正能够维系的圈子,也就是这150人。

这150人不一定跟你都是铁哥们儿,但他们是跟你联系更紧密的人,他们跟你的联系,足以影响到你的很多行为。你有没有发现,有的单位里有几杆“大烟枪”,这个单位里抽烟的人就会多起来?你的亲朋好友里有人在练马拉松,于是大家都开始跟着练?你是不是因为身边的朋友推荐,才参加了我的读书俱乐部?

所以,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是很重要的,你只有150个人的名额。回头,请你再检查一下自己的通讯录和微信,能够加为星标的那150个人,你一定要慎之又慎。

3. 第三个数:5

讲完邓巴的150定律,我再给你讲第三个数。第三个数是5。你也可以把它称为“五人定律”。美国的商业哲学家、成功学的创始人吉姆·罗恩(Jim Rohn)曾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你是与你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你的性格会跟这五个朋友很像,你的爱好会跟这五个朋友很像,你的价值观也会和这五个朋友很像。

今天,我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了你的社会关系网。我们来比较一下六度分隔、150定律和5人定律。六度分隔是一种“弱连接”,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150定律是一种相对较强的连接,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传染,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情绪和观念都会互相影响,结果是,你会在各个方面受到你身边的熟人的影响;5人定律讲的是一种非常强的连接,它的主要机制是共享,也就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因为你们的价值观相同,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这个核心的人际小圈子,能够为你提供坚定的支持。

所以,不要每天忙着跟人交换名片,到处加微信好友,多花些时间维护你的核心朋友圈。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你不仅仅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你所认识的人也会决定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今日小结

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功课。

在互联的时代,人们会更起劲地想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人人互联的社会带给我们很多新奇的体验。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跟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联系。但是,我也告诉你,你能够维持稳定关系的社交圈,大概也就是150人左右,而这150人是会影响到你的行为和思想的。在最温暖隐秘的核心,是跟你关系最为紧密的那几个人,这几个小伙伴是你成长道路上的旅伴,他们塑造了你,你们互相塑造。

千面英雄5:“离经叛道”是生活的一剂良药

导言

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回到我们的读书俱乐部。

我们这周讲的主题是英雄的成长,我跟你讲了坎贝尔的“千面英雄”理论,我们也介绍了英雄成长道路上的三个重要角色:导师、对手和朋友。我们讲到,英雄战胜大恶魔并不是故事的结局,故事的结局是英雄回到故乡。

1.中场危机:英雄回到故乡之后会干什么?

那么,你想过没有,当英雄回到故乡之后,他们会干什么?他们会从此幸福地度过一生吗?不是的,残酷的真相是,很多英雄回到故乡之后,会感到很不适应。

我给你讲两个英雄的故事。他们都是第一批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第一个走出登月舱的是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第二个走出登月舱的是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当他们返回地球之后,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但是,他们的人生却从此走向下坡路。奥尔德林更惨一些,他不仅得了抑郁症,住过美国空军精神病院,而且酗酒,两次离婚。阿姆斯特朗也过得很郁闷,他也离婚了,整天窝在家里,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有人劝他,要多出门走走,散散心啊,他说:“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这就是人生啊。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说过,人生有两种不幸,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求而得之。萨特也有一句名言,他说,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又让我知道这都是没有意义的。这种痛切的感受,讲给刚刚踏上冒险之旅的年轻人,他们是感受不到的,一定要等到英雄回到故乡之后,才会有这样的感慨。我们经常听到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这种危机跟年龄无关,刚刚考完大学的孩子,同样会感到这种危机,体验到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一种“中场危机”,也就是走完了一半,爬上了小山,实现了自己原来设定的目标之后,突然感到的一种深入骨髓的幻灭感。

2.新的榜样:恶作剧者

我今天给你讲一个日裔美国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他叫艾伦·知念。他写过一本书叫《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在知念看来,童话比神话更深刻。神话是建构的,童话是解构的。

我要再插一句。我们把童话当作是成年人讲给小孩子的故事,是要用故事教小朋友人生道理的,这是不准确的。流传下来的所谓童话,其实更准确地讲,是民间文学,是成年人之间讲的故事,最原始的版本中有很多黄段子,有很多少儿不宜的东西,后来为了给孩子们看,把这些东西都删掉了。不过,我们来分析这些民间传说,仍然能够看到里面反映出来的成年人的焦虑和困惑。

知念注意到,在很多童话里,会出现一种很独特的人物,他称之为“恶作剧者”,这种恶作剧者,都是反英雄式的人物。英雄都是很正义的,而恶作剧者则介乎于正邪之间。英雄都是很严肃的,而恶作剧者则插科打诨,讲的话、做的事经常叛经离道,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很喜欢这些恶作剧者。

我们就拿《冰与火之歌》来说吧。如果要让你说出印象最深刻的两位男性角色,你会选谁?你要是跟我一样,就会想到琼恩·雪诺(Jon Snow)和“小恶魔”。我猜得对不对?那我们来对比一下琼恩·雪诺和小恶魔,你会发现雪诺是更传统的英雄角色,但小恶魔更像“恶作剧者”。他有很多缺点,但我们反而会觉得他更亲切,人性更饱满一些,甚至我们会觉得他更成熟、更有智慧。你要知道,他是在颜值不高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和琼恩·雪诺打成平手的,多么了不起啊。

3.如何应对中场危机:恶作剧者的启示

好了,我们再回到主线上。我们讲到,人到中年,或者到中场,会出现危机。这时候,再讲“英雄的成长”就不灵了。“恶作剧者”是专门用来应付“中年危机”,或是“中场危机”的。

那让我们想想,“中场危机”到底是什么危机?当英雄回到故乡之后,他已经经过磨练,事业有成,渐渐安顿了下来。但是,他很快会发现,跟冒险的时候专心打怪升级不一样,现在,他必须同时处理很多头绪繁杂的事情,他的身份越来越多,而且这些身份之间可能会互相冲突。是当个成功的企业家更重要呢,还是当个成功的爸爸更重要?他遇到的各种约束,各种制约也越来越多,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要承担的责任更大了,但这就会带来一种无助感。他很快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是自己无法控制,无法改变的。你明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对的,但却无能为力,你明知道有些事情应该去做,却根本做不成。随着年岁见长,英雄们或许会有智慧的升华,成为新手们的人生导师,但他也可能会变得更加固执、性情大变,成为暴君。

电影《守望者》,英雄夜枭看着昔日战友笑匠的遗物(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种时候,“恶作剧者”就要登场了。“恶作剧者”是一种解药。为什么这么说呢?“恶作剧者”能够教会我们什么?

第一,要敢于打破禁忌。成功者经常会有一种焦虑,他们比失败者更担心,万一自己失败了怎么办。失败者输得起,成功者输不起啊。在内心深处,很多成功人士并不自信。艾伦·知念说,成功者会觉得自己是冒名顶替者,成功的那个人好像看起来不像自己。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梦?你有没有梦见过自己在考场上,但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复习,卷子上的题都不会做,紧张得不得了?这不一定是高考留下的后遗症,更可能是“中场危机”的症状。“恶作剧者”之所以百无禁忌,其实就是为了消解我们内心的紧张。当然,你不能像“恶作剧者”一样想干什么坏事就干什么坏事,但至少,他们会让你心理上更为放松。

第二,不要勉强自己。艾伦·知念有一次去中餐馆。美国的中餐馆有个习惯,饭后会赠送幸运饼干,就是块小饼干,里面有个小纸条,上面写着各种人生格言。有一次,艾伦·知念发现他的小饼干里的纸条上写着:天才的人物做该干的事情,普通的人做能干的事情。他一开始觉得没啥意思,后来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我的朋友巴曙松教授也教过我类似的人生道理。他讲:Don’t rush, don’t push, don’t wish。也就是说,不要着急,不要勉强,不要幻想。要有多少智慧,才能悟出这样的真谛啊。

第三,要寻找平衡。我在上周就讲过,人生的艺术就是寻找不同角色之间的平衡,找到平衡,才能达到高手的境界。怎么寻找平衡呢?艾伦·知念提了两个建议。

红遍美国的中餐馆幸运饼干(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个建议是跟女性学习。我们现在的社会把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区分得很明确,但实际上男性中有女性的性格,女性中有男性的性格。不管是男性和女性,都会同时分泌雄激素和雌激素。对男性来说,学习女性的优点,学会与女人相处,是一门必修课。这门课考试不及格,你就惨了。对女性来说,也要学习男性的优点,学会容忍自己内心深处的狂野甚至粗鲁的一面,没必要天天都当淑女。学会和男性相处,也是女性的必修课,这门考试不及格,你哭都没用的。

第二个建议是跟自己的同性伙伴学习。台湾歌手赵传有一首歌,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歌里唱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为了那么一点点荒谬的神圣气氛。”这就是兄弟之情。你说一帮大老爷们凑在一起,有什么正经事情干?无非是喝喝酒、吹吹牛、看看球,但这是非常有用的,男人需要找个地方放松自己、补充能量。女人也是一样,那叫姐妹社群。艾伦·知念还写过一本《拯救王子的公主》,这本书是专门写给女人看的。书里就写到,女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是童话故事里一个经常出现的情节,女人也需要从姐妹那里获得帮助和支持,找到勇气和智慧。

今日小结

好了,又到了每天的总结时间。

我们这一周讨论的是如何认识自我。我们先从科学讲起,颠覆了流行的人性观。你可能注意到了,我刚刚开了个头,就把话锋转开了。要是细细地讲科学对人性的重新认识,我们的时间是不够的。贯穿通识七艺,甚至扩展到通识七观,我们都会不断地提到这个话题,希望你能够通过一次次的思想冲击,对人性有新的思考。我们这个学习单元着力介绍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更好地知行合一,希望你能够不仅学,而且思,不仅思,而且行。最后我给你讲了神话的故事。你看,何帆读书俱乐部的整个框架是不是按照英雄的成长设计的?照本宣科地学习最没有意思,我们要创造出各种情境,让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喜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