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一个很时髦的词。80后的农村大学生,对仪式感的欠缺,很多人是深有体会的。因为那个年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过渡的年代,一切都在巨变。从物质资料贫乏到生活相对温饱的巨大变化,基本上发生在那个年代。
80后农村孩子的童年家庭里,干活就是为了挣钱,挣钱就是为了吃饭,吃饱了饭如果还有“闲钱”就去上学。我之所以说还有“闲钱”就去上学,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有很多80后孩子因为没有“闲钱”,而中途辍学。但是对于辍学的原因和说法,多半不是因为没钱,大抵是因为学习不好,表现太差,不听老师的话,即使把九年义务教育学完了,照样还是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等等等等。
那个年代,不同于解放前乃至五六十年代那种生活贫乏的年代,温饱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但总的来说,生活的主基调还是物质的,仍然处于一个从“刚吃得饱”到“想吃的好”的历史萌动期。
总之一句话,生活的主基调是物质的,精神的种子正在萌芽,还没露头。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农村孩子,尤其是后来受过一定教育的80后,他们成长在讲究物质的年代,但长大后却生活在一个讲究精神的年代。这种代差所带来的撕裂感,有时候经常让他们感到很无奈。
80后农村孩子的父母们大多不解风情、言行木讷、几无志趣。他们大多认为,不下地干活的时光就是在玩儿。男人们能够坐在一起打个牌、喝个酒、吹个牛那简直就是享受,女人们能够三五成群的赶个集、烫个发、购个物就可以让精神很愉悦。他们最关注自己孩子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每个学期的学杂费数目是多少。他们并非不关注自己孩子的温饱问题和营养问题,只是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当时已经比以前吃得那么好了,孩子们吃的也没问题。
有时候想想,80后农村孩子其实挺可怜的。他们的父母没有在家庭教育中加入仪式感和幸福感的教育,所给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物质方面的满足和需求。当然这些根本怪不得他们父母,因为那些从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过来的人,而且又没有什么文化,你指望他们给孩子带来仪式感和幸福感的教育,这显然是要求太高了。等到社会上开始流行仪式感和幸福感教育的时候,80后已经为人父母了。他们在那个断层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现在却要反哺自己的孩子,在家庭中极力为他们营造仪式感和幸福感,真的不容易。把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放在他们身上,是完全不为过的。
但社会在撕裂、在巨变,这种撕裂和巨变所带来的痛楚,只能由一代人中的一个个体去承担。对于80后的农村娃们,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是生活欠他们一个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