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这样大下妄语:人的一生是找回灵魂的过程,并且灵魂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灵魂都是高尚的,只不过人与人之间区分于有无灵魂。可人终究是区别于一般动植物的,有唯物主义者将其标准解释为“意识”。当然,这个公知有理的“意识”绝不可理解成“灵魂”。没有灵魂的人,我更喜欢称之为“鬼魂”,害人害己,比起灵魂要低下得多。
我坚信历史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灵魂的。分辨忠奸善恶大可以作为意识精神区别的理由,但这不是唯一的理由。从本质上的个体出发,人一生究竟为何?如果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更偏向高贵——寻找灵魂。人的一生长路漫漫,有了目标不一定实现,况且这是人们不易发现的终极的目标,所以这个过程往往艰难。
很喜欢周国平以“守望者”自谓,践行与潮流保持距离又时刻关注社会精神动向的原则。他强调灵魂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至少从这一点上值得称”哲学家“的名号。置身事中,我们必定已经成为某事某物的一部分,唯独外在的”守望者“看得清。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幸福,也将无法摆脱幸福的陷阱,“有钱就是幸福”“有名就是幸福”“有权就是幸福”,充满了需求欲。可人一旦陷入需求欲还会满足吗?恰恰幸福本原就是满足。比起深处名利场的忧容应酬,我更赞扬隐居山野村夫的劳作。
我们奇迹般的来到这个世界,除了一身皮肉,空无一物。这不算可怜,反而上帝永远为我们开着一扇幸运之门,等待有朝一日光临。灵魂终究是属于私人之事,它只存在于一个安静的地方,不受世俗所扰。有人一生都在奔跑,却永远无法认识到自己还有信仰可赎。而世界上另一拨人跋山涉水,找到上帝的房间,推开门的一刹那,会极其惊讶地发现自己还可以有如此高贵。当我有一天找到我的灵魂,那也正是幸福的来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