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D6 呼伦贝尔大草原
如果说哈尔滨凌晨四点下车太早的话,那么海拉尔下车更早了,凌晨三点。
前来接站的导游是位矮矮壮壮的小伙子,风趣幽默,活力四射。他按照蒙古人的习惯,先向游客们的代表——两位年纪最大的伯伯和阿姨献哈达表示敬意,之后开始了介绍。
他告诉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仅次于新疆、西藏,总面积居全国第3位,分为辖9个地级市、3个盟(或合称12个盟市),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达四千多公里。我们来到的是东盟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
关于这两个湖,还有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风妖和沙魔横行,地上寸草不生,滴水如金,牧畜濒于绝迹,牧民尸骨遍地。草原上一个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里有一对情侣,女孩能歌善舞,才貌双全,叫呼伦;男孩力大无比,能骑善射,叫贝尔。他们为了拯救草原,追求爱情,与草原上的妖魔奋勇搏杀,他们降风妖、除沙魔、施甘露、布生灵,把草原打扮得格外美丽。草原人民为感谢和纪念他们,就把自己的家乡取名呼伦贝尔。
这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
外面天还未亮,大巴车把我们拉到成吉思汗广场,给我们一个多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
我印象深刻的是广场上的两个代表性建筑,一个是展翅欲飞金光灿灿的海东青雕塑(名字叫“腾飞”),海东青是被誉为苍天使者的神鸟。
传说成吉思汗的前十世祖曾经被家族抛弃,是依靠驯养的海东青捕获猎物度过了灾难,繁衍出了庞大的家族。因此成吉思汗对海东青格外珍爱,乃至影响到统一后的整个蒙古草原。
金色的海东青居高临下,一双犀利的眼睛俯瞰着浩瀚,腾云的翅膀展示出傲视苍茫的高远志向,极恰当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宏图远略,征服世界的勃勃雄心。
在腾飞柱的下面安放着五只像青铜鼎样子的巨大装饰,俗名叫“火撑子”,火是全世界所有民族共同敬畏的圣物。蒙古人游牧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火,他们把畜业兴旺的祈福寄托在火撑子上,塑出牛、马、骆驼、山羊和绵羊的头像供奉于火神。
另一个是成吉思汗和众位蒙古族英雄的铜像,十位马背上的汉子,成吉思汗和他的二弟以及八位随从(四杰四獒),策马扬鞭,威风凛凛!仿佛在激励子孙们:前进吧,勇士面前没有冲不垮的困难!
( 待续 )
(原文写于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