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6-12-19 彭小华 彭小华爱闻思修
为人父母、抚养一个生命长大,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说这是天下最考验耐心和智慧的事业,也不为过。
作为一个顺利完成了母职的母亲、曾经的教师、当下的咨询师,我听到好多年轻的家长为教育孩子焦头烂额,面对纷繁的育儿思想、各类技艺学习班、补习班,无所适从。
在我看来,养儿育女是一个历时久远的伟大工程,需要有战略目标与系统思考、规划,以及有力的执行。
不过,好多父母可能没有把自己的育儿任务提高到战略层面看待,有长远规划、有定力、有执行力的父母,似乎不很多。
一些的父母目光停留在眼下、当前,要么不假思索,率性而为,或者,听到一点什么想法,不做深究,喜欢跟周围人比较,容易跟风,采取一些做法,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有些观念和做法互相矛盾、互相抵消,自己和孩子都付出了时间、精力,但结果,未必好。
比方说,有的家长把“穷养儿”奉为圭皋,明明日子富足,却告诉孩子,自己家是穷人。我听过的极端例子是,富商夫妇因为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向孩子谎称破产,把家搬到穷乡僻壤,直到孩子考上大学,才把“良苦用心”告诉孩子。
就在最近,一位朋友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看到她钱包里只有一些零钞,就问妈妈是不是没钱了。妈妈灵机一动,觉得这是教孩子节约的好机会,顺口回答就是没钱了。儿子赶紧问她银行里还有没有钱,她说有,不多。
看儿子吓得不轻,她转口告诉儿子过几天就要领工资了,吃饭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买玩具、吃零食,就要节制些了。儿子于是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她的分享收获了另一些年轻父母的点赞,夸她的儿子懂事。
有些家长相信“家贫出孝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类的说法,但是,贫穷可能是不得已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说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才,更不是说要刻意营造贫困、艰苦的假象。
实际上,艰难、困苦有可能砥砺了孩子、成为孩子奋发图强的动力,也有很大的可能,是造成孩子的自卑、忧惧。看看历史上的成功者,出生贫寒的比例高,还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比例高?
再说,在物质稀缺时代非常重要的节约、节俭这类价值,在物质丰饶的今天仍然那么重要、仍然需要不遗余力地强调吗?
且不说贫穷会给孩子造成恐惧、担忧、自卑等心理压力,孩子要花好多精力对付压力,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行为习惯、花钱方式、人际交往;更重要的是,明明有好的经济条件、明明有钱,却对孩子谎称家贫、没钱,身为家长,要不要考虑诚实、信用、交流伦理?
为了达到让孩子节俭的小价值,就可以说谎、违背诚实的大价值吗?
这对孩子是好的示范吗?
教会孩子聪明、有效率地花钱,是不是更好更重要?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第一位的、只需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因此,凡是他们觉得可能导致孩子“分心,影响学习”的事情,一概不让孩子做、不告诉孩子。有位朋友的孩子在国外念大学,丈夫车祸去世以后,因为怕影响孩子的情绪,决定不告诉孩子;有位亲戚的妈妈病危,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于是瞒着她在外地上学的女儿。
学习比人伦亲情还重要吗?这样的做法是在给孩子传递什么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我们期待的吗?
再说,我们的孩子真地那么脆弱吗?这样的保护,对他们的成长,真地好吗?
我也听说过“富养女”。道理讲得一套一套的,中招的女孩儿父母也不少。不过,鼓吹者并没考虑父母的实际条件。怎么个富养?富养到什么程度?须知,富是相对的、主观的,因此,也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
有为了“穷养儿”对儿子谎称家贫的父母,也有为了“富养女”打肿脸充胖子的家庭。结果,都是没有让孩子生活在真实当中。
有的父母自己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却不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真实生存状态,结果孩子对父母予取予求,往往因父母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金钱需要而指责、怨恨父母,另一方面,由于娇生惯养,习惯了衣来伸手大手大脚,长大后又没有形成自己赚钱的能力,高不成低不就,父母和子女双方都陷于郁闷。
我以为,人与人之间、亲子之间,最重要的是呈现真实的自己、呈现真实的生活状态。有什么条件,就提供什么条件,要让孩子生活在真实当中,如果条件好,能够给孩子提供优越的条件,满足孩子与家庭经济水平相当的物质要求,教会孩子合理消费,只要不骄奢淫逸,其实有利于孩子安心学习、愉快生活,并不至于惯坏孩子;哪怕条件并不好,只要家长自己不自卑、勤劳努力,对于孩子就是正面的教育。
有的教导者说,“父母不能向孩子诉苦”,理由是向孩子诉苦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安全感等等。
的确,生活中有向孩子诉苦、向孩子转移压力的家长,有的家长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不好、心情不佳,会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夫妻关系不好,或者离异,也向孩子诉苦,甚至把对配偶的怨气撒在孩子身上。这样的诉苦、这样的做法当然没有道理。
假如家长就是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是不是可以,甚至应该让孩子了解?
我觉得重要的是如何告诉孩子。方法得当,不仅不会吓着孩子,反而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家里的情况、感觉自己是局内人、受到信任,因此更容易理解家长、有所担当,至少尽量管理好自己,不让家长为自己操心。
这样的孩子,可能容易成长为体谅父母、有责任感的孩子。
把困难告诉孩子,其实也是让孩子知道,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大人也会遭遇挫折、困难;父母如何面对、克服困难,对孩子本来可以是很好的示范。
假如家长面对困难不是惊慌失措、指责抱怨、唉声叹气或者怒气冲天,而是平静、理性,夫妻之间互相理解、陪伴、鼓励,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组织关系、物力资源克服困难,那么,这个过程提供给孩子的学习,就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当他/她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不容易惊慌失措,知道如何处理。
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预演与训练,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做好进入真实社会、独立生活的准备。如何准备,与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明确了目标,才更能确定如何实现目标的战术、方法;确定了战略目标以后,由于看得更长远,对于眼下的得失也可以平静一些,是不是输在起跑线就没有那么重要,不至于为了孩子考个试、上个学,就连父母生病、死亡都不告诉孩子,毕竟,放长远来看,为了陪伴重病的父母、或者因为祖父母亡故难过几天、耽误几天学习,一次考试考坏,其实无关宏旨,长远来看,是可以弥补回来的,而错过的对父母、祖父母对陪伴、安慰,则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这样的损失,比一次考试考坏、耽误几天学习,重大多了;也因为一个更大、更长远的视野,我们可能更能够容纳孩子失误,不至于一心盯着学习成绩,一旦孩子考不好,就着急上火,给孩子很大的压力,甚至引发亲子冲突。
我相信,我们想要培养的孩子是懂得、重视人伦亲情的人。可是,如果我们以孩子的学习为借口,让孩子不了解家庭发生的重大变故、长大的过程中不参与家庭事务,那么,有一天我们需要孩子关心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孩子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不懂得如何表达关心,那么,该指责、承担责任和吞下苦果的,就是家长自己;
我相信,我们希望培养的是能够自强、自立、自主的孩子,那么,这个工作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而不是等到孩子成年了才抱怨孩子处处依赖父母;
我相信,我们想要培养的是遵章守法、知道自己权利、义务的公民,那么,我们就不会在孩子违反校规校纪时包庇孩子,或者像有的家长,鼓励、纵容孩子在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大打出手;
我相信,我们想要培养的是有独立生活能力、会做决定并承担责任的孩子,那么,我们可以从小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分担家务劳动……
因为有一个明确、长远、系统的培养目标,我们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就更容易在纷繁的说法中保持定力。
比方说,有的家长明明是希望孩子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遇到不公平待遇能够自我捍卫,却又要求孩子盲从父母师长、在父母师长跟前唯唯诺诺,还向孩子灌输传统孝道、习颂一些打着国学与传统文化名义、其实塑造奴性人格书籍。
我不简单地反对国学与传统文化,但是,我担心有的家长未必搞清楚了孩子能学到什么,形成的观念对于他们希望孩子要成为的那种人、以及与孩子要进入的社会,是不是吻合。
有的家长一面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一面却又随意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给孩子取贬低孩子形象的诨名,或者允许别的成年人取笑、逗弄孩子的性别特征与生理特征。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积极、乐观,自己却在遇到困难时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夸大困难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说到底,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一样都不能少,如果自己言行背离、说一套做一套,我们就是在自我否定,会在孩子面前丧失信用,留下虚伪的印象,从而失去孩子的信任、尊重。
如果希望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我们就需要把孩子视为平等的个体,平等沟通,而不是颐指气使越俎代庖。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我们有引导孩子的责任,但是始终明白自己是教练、是参谋,而不能代替孩子感受和行动,在关涉孩子的事情上,可以、应该贡献意见,但是,最终决定权在孩子,因为,决定导致行动、行为导致后果,后果的第一承担者,是孩子,既然如此,从公平的角度讲、从权责对等的角度讲,当然应该由孩子决定。
如果我们没有在孩子未成年之前教会他们做决定、承担责任并操练相应的生活能力,那么,在孩子成年以后,我们仍然脱不了手,乃至一辈子为孩子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