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昨天几问我,两汉的时候,中国在哪里?我当时回答不出来,百度了一下:
,“中或”就是“中国”。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作“域”或“帮”解。“中国”就是“中央之域”或“中央之帮”。严格的说,古代“中国”是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这就是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如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这也把这样大概意思讲给彬彬听,他昨天又问我,“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刚好赖国全老师的《问答集》里也有,我就拿出来给他看,
为什么中国叫“中”国?
赖国全说: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庸,和谐的发源。中国人为什么会有中庸的思想?其来源何处?中国的中庸思想,来源于《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二爻、第五爻,分别是上、下经卦的中爻;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由两个经卦组成,上面的经卦叫外卦,下面的经卦叫内卦。在《系辞传》中,有这样的叙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所以,在中国文化中,不喜三、四,叫不三不四,因为三多凶,四多惧;而二多誉,五多功,特别是九五至尊。六十四卦中,凡遇二、五,得中得位,多为吉兆。河南人深受《易经》得中思想的影响,因此常常说“中”。不但表示这里比较“中”的地理位置,更表示这里的人处理问题的态度:用中庸的思想,不偏不倚。我很喜欢这里的文化气息,主要是“中”比较听得懂。
在彬彬的探索中,我也才发现”中国“的名字有这么多的奥秘。易经中有很多智慧是我们百姓日用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