锏[jiǎn]
冷兵器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锏多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对马战上有利。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来自晋和唐,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状如竹根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名称。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重量一般在2斤至3斤之间(一般在65~80厘米之间)。
中文名
锏
拼音
jiàn 、jiǎn
繁体字
鐧
注音
ㄐㄧㄢˋ ㄐㄧㄢˇ
性质
冷兵器
分类
鞭类
兵器简介
古兵器,鞭类。英文Sword breaker。长而无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
也作“简”。武术短器械。锏因外形为方形有四棱,形状相同得名。锏为铜或铁制,长为四尺。锏由锏把和锏身组成。锏把有圆柱形和刀剑把形二种。锏身为正方四棱形,锏粗约二寸,其后粗,愈向其端愈细,逐步呈方锥形。锏把与锏身连接处有钢护手。锏身有棱而无刃,棱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节。锏身顶端尖利可作刺击之用。锏把末端有吞口,如钻形。吞口上系一环环扣上丝弦或牛筋可悬在手腕。锏多双锏而用。其主要击法有击、枭、刺、点、拦、格、劈、架、截、吹、扫、撩、盖、滚、压等。
锏
兵器特点
锏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连把约长四尺,因形似简故名。锏无刃,每距六七寸有节者,名竹节锏;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棱锏;盖以形状不同而更名。考证锏由来,与剑为同时;至二十四法,在秦汉以后,什么人创造,已不能考证;只是短兵对步战,后人多有练习,今南北拳家,类能娴;也像单刀軮鞭携带便利,可随身防护。惟锏无单用,法重双行,故后人有雌雄锏鸳鸯锏等名,亦矜奇胘异,增减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门户者;然终脱不了此母法也。且有用长兵之人,而藏锏腰间,以防不测者;是则锏为短兵而兼为暗器矣,此大都皆后人之自作聪明,立伪欺人,不可为训也;世之学武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至多所皆谬。
锏
兵器分类
八棱锏由一根八棱形铁杆制成故而得名,长约四尺。
锏
凹面锏锏长二尺五寸左右。锏把为圆柱形。锏身为方形,内中有槽,故得其名。
狼牙锏锏身是一根前端小,后端粗得圆形木棒。其长为二尺。棒长装有四排铁钉,每排四至六刺,交错排列。棒之顶尾各有一刺。铁钉呈三角形。由于铁钉尖锐,且又犬牙交错,攻击能力很强。棒尾端五寸为握柄,无铁刺。
平棱锏长四尺,锏把为圆柱形,尾短有一小孔,可作穿绳之用。锏把前有六边形铜护盘。锏身呈六棱形,尾部粗而丰。锏顶端粗为一寸。平棱锏也有单使,单使锏粗有二寸。
四棱锏锏体呈四棱形状,故得其名。
锏
少林方楞铜锏少林兵器之一,全长三尺。
浑圆锏锏身长为四尺,通体呈圆柱形,以铁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