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长的国庆中秋假期即将到来,相信很多人都早已计划好了要去哪里出去放松放松。可是如果你不近人情的老板忽然告诉你,8天假期你必须加班6天,你会不会骂人?
今晚在看电视新闻时,注意到屏幕下方一条滚动新闻:长假8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在补习班度过6天时光。看到这一行字,我不禁大吃一惊!8天假期要上6天的补习班,剩下的2天不知还能不能从繁重的作业中腾出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已经想象到了那些好不容易上了六天课想着可以终于放松一下却被父母告知你还要继续上6天补习班的表情!这些孩子会不会骂人?
女儿说,他们班就有一大半同学这8天的假期都在补习班里度过。能像她8天都能够在外面旅游的除了她没有第二个!说完特别得意和自豪。我听了,内心其实是窃喜的。好吧,就让这些不肯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拼命奔跑吧,等到他们累了,跑不动了,宝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过他们!其实,我很同情女儿的这些同学,相信他们知道假期无法休息还要继续补习时,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孩子的学习很重要,但仅仅如此吗?这些孩子除了会考试,会做题,内心是否健康,看待事物是否豁达?他们的父母可曾关心过?可能他们在接下来的一场场考试中会名列前茅,达到了他们父母的期望值,可是,未来呢?成绩好,就可以保证未来一切都好吗,这两者是否可以划等号?
我不喜欢我的孩子只懂得做题和成为一架考试机器,学习固然重要,但还要学会去感受生活,一个眼中只有自我却没有他人的尖子生,我不敢保证他的未来就一定是一路畅顺。所以我希望女儿即便成绩不拔尖,但内心依然是健康快乐充满阳光的。
曾经看过一篇名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深深地震撼了我。说的就是作者的女儿成绩一项是中不溜,总是考第23名,也因此得了一个“23号”的绰号。与其他家庭的孩子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和可圈可点之处。女孩的父母一度感到自卑,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变得出类拔萃,于是给她报了各种补习班,试图赶超那些在她父母看来的尖子生。可是,沉重的学习压力终于压倒了女孩,她生病了。但不想让父母失望,坚持病中做作业。结果,考试成绩一出来,女孩不升反降!直到焦虑的父母在一次次的生活琐事中看到女儿不一样的一面。有一天,女孩的班主任说,全班同学都很欣赏女孩,推选她做班长,并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当妈妈笑着给女儿说她快要成为英雄时,没想到女孩儿却说她不想做英雄,只想做英雄到来时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番极具哲理的话后,让她的父母幡然醒悟!是啊,为什么一定要出类拔萃呢?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让孩子能过着她想要的生活,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未来吗?
还看过一文章,说的是一个家庭父母很出色,孩子也非常优秀。最后理所应当地出国留学并留在了异国他乡娶妻生子,留下年迈的父母隔空思念而无法常见。相反,他们的邻居一家平平常常,孩子也只考了个高职院校,但是毕业后进入一家单位因为工作出色被领导器重,现在已经成为公司的骨干。结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一家五口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这让曾经瞧不起他们的那对优秀父母艳羡不已,也感慨万分。
所以,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起跑线,或者说,人生时时都可以是起跑线。做父母的,只能是孩子的引导者,而无法左右他的人生。那些越想为孩子铺就一切的父母越到最后就会发现,你的所想并非全部都能如你所愿。成绩出色与否,不能决定一个人之后的人生幸福,所以,我们要放松心态,只要孩子不厌恶学习,心理健康,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我觉得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