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独创在于从生物学里的新陈代谢这一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作者主要从社会经济、思想观念和政治结构这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的独特之处分别予以评述。首先,一般认为随着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小农经济才逐渐瓦解,但作者发现还有人口的猛增更为关键。清朝建国后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人口就增加了六倍多,这种人口压力直接引发了移民问题。正是大量移民的出现加速小农经济的瓦解,因为人口流动会直接打破农耕社会的长久稳定。其中还有很多移民变成商人,推动中国工商业的发展。而商业和商人地位的变化反映了清政府主观上维护统治的需要,毕竟意识到商业对政府扩大财源的重要意义。于是,从19世纪末开始工商业企业迅速成长,特别是民国建立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其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越了以前半个世纪的成就。其次,随着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到来,儒学和科技谁更重要、如何把向西方学习的平台搭建起来等问题愈发显现,于是熟悉时务的冯桂芬提出了中体西用的命题,体现了洋务派为学习西方科技减少保守势力阻挠的政治智慧。直到民国时期反对儒学的人认为,只有打倒“孔家店”才能真正学到西方的成功经验,才能救亡图存。自此儒学的地位和权威开始受到巨大挑战,外来思想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最后,洋务运动期间选拔人才的标准也发生很大变化,科举制也就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及留学生的派遣,新式人才开始出现,这些新人依然需要社会的认可,但旧体制却没有他们的位置。科举制被废除后,整个社会对科举头衔的追捧却从来没有减弱,反而得以延续。严复留学回国后依然积极参加科考,恰恰说明科举功名在当时仍有极大魅力。尽管近代中国从君主制进步为共和制,但新制度的建立绝不会一帆风顺,必有倒退与反复。虽然民国发生了两次帝制复辟,但其失败也说明民主共和观念还是有一定影响力。毕竟旧事物不会马上退出,新事物也不可能立刻占领阵地。新旧之间相互碰撞与妥协,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正常状态,而且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按人的意志向前发展,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在近代社会变迁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分享自得到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