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特别放送,我帮你整理了两季专栏中有关孩子教育的内容,包括怎么表扬孩子?如何适度干预孩子的生活?什么是好的亲子关系?该穷养还是该富养?要不要培养孩子上名校?这些基于最新研究得来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希望能对你有些启发。
该怎样表扬孩子?
正确的表扬得满足三个要求:
• 具体。你不能空洞地夸孩子聪明。如果他并没有付出努力,这种夸奖反而有害。正确的夸奖方式应该具体指出孩子哪件事情做得好。
• 稀少。不要轻易表扬。美国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对孩子的表扬是最多的,而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最差的。
• 真诚。你必须表现出对孩子所做事情的真实兴趣。
所以表扬也不容易!
家长如何做到对孩子适度干预?
家长的干预应该有个限度。这个大原则是孩子越小你就越应该干预,比如两三岁的孩子玩的时候,家长甚至可以参与。事实上家长跟孩子以平等的身份玩游戏 —— 特别是体育游戏,双方严格遵守规则,是培养社交能力的好办法。但是孩子越大,你就应该越少干预。最好是只有当你发现他有社交困难,到了被忽略甚至被拒绝的程度才干预。
其实父母做什么事情,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 还是那句话:你是个什么人,比你怎么做要重要得多。
1.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总统,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至于说家长管孩子选择什么具体操作方法,对孩子能不能有出息,几乎不起作用。
2.家长可以拼命给孩子选一个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好学区好学校 —— 这种做法也许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容易显现出来。
3.家长的真正作用是在孩子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关键时刻给一个好的建议,而很多家长没有做好这一点。
4.家长的管教方法未必能左右孩子将来的社会经济地位,但也许能在从事什么职业之类的小方向上起到作用。
5.好家长就算熟读各种育儿书也未必能让孩子更有出息,但是一个坏家长如果虐待孩子,则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什么是最好的家庭关系?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纵容。家长像是孩子的朋友,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情,几乎不强制。一般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如此。
第二种是忽略。比较贫困的家庭就是这样,除了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第三种是集权。孩子必须按照家长说的去做,没有道理可讲。美国的墨西哥裔家庭和黑人家庭多采取这种做法。
而最好的家庭其实是第四种,权威。它既保证了家长的威信,孩子做什么家长说了算,又比较宽松,孩子把家长视为可靠的依赖。既严格又温暖,就好像中国人说的既有严父又有慈母的感觉。在美国,亚裔家庭在这点上做的最好,在白人中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能做到这点。
那么,如何树立对孩子的权威呢?
这里的关键在于,“权威”不是你有那个位置就应该有的,好像别人欠你似的。连家长对孩子的“权威”都不是天生的。从大众观念来说,小孩应该听家长的 —— 但是具体到小孩本身,他有时候就能找到理由不听你的,可能“叛逆”,甚至可能看不起你。
关于家教的理论我也读过一些,所有这些理论都强调管孩子的有一个自洽的惩罚体系 —— 你不能因为儿子干了这个事儿就把他批评一顿,女儿干了同样的事儿就不管,也不能今天心情不好就打孩子,明天高兴了就赦免。你的政策不稳定,孩子对你的情绪就没法稳定。只有当孩子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有了合理预期,他才能真正学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该做。
要不要让孩子上私立名校?
现在很多中产家长都有个焦虑:要不要使用虎妈式的培养方式,对孩子严格训练,让他将来能去私立名校上大学?
这是一场军备竞赛。而且很多家庭根本没有条件参加这个军备竞赛。
《经济学人》的高级编辑瑞恩·埃文特说,他不打算参加这个竞赛。他给了三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
第一,高强度竞争对孩子是不健康的。小孩需要玩,而且需要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式的玩。小孩需要跟别的孩子一起胡乱的打闹,这样出来的孩子才有健全的人格。如果孩子从小就只知道完成一项一项的指标,考取分数,满足大人的要求,长大了精神上容易有毛病。
第二,名校教育和家长陪护的作用,未必有那么大。人们认名校这个牌子是一回事,名校到底在孩子能力培养上起到多到作用,是另一回事。家长陪伴也许在早期阶段有用 —— 帮着念念书,背背乘法口诀 —— 后期未必有用,难道好学生不应该独立学习吗?
第三,家长们付出这么多的“牺牲”,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其实是为了自己。名校标签就如奢侈品品牌,跟亲朋好友一说人人羡慕,也许你追求的仅仅是这个羡慕。关键在于,家长们把“名校”当成了一场比赛的终点,可是人生并不都是比赛,也没有什么决胜的终点。
所以埃文特的策略是继续纵容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帮他们学会怎么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成绩和指标。他说跟孩子在一起花多少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分享他们的乐趣、眼光和世界。
在今日的美国,也包括欧洲的发达国家和中国,大学学历越来越值钱,进入名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已经激烈到了有点不正常、需要问一句到底值不值得的地步。
今日名校竞争之激烈,很像是竞技体育选拔运动员。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职业队当明星,你必须从小就严格训练,甚至可能一步走错都不行。那么也正如职业体育,通往名校之路会有大量的被淘汰者,会有人中途就失去资格,会有人永久性地受伤,会有人因此连平凡的一生都过不好。
我建议的策略是 ——
1.如果你家小孩有天赋有热情,本身就想上名校,愿意完成竞技体育级别的训练,那你就好好培养;
2.如果你家小孩的天赋和热情在别的方面,那就别忘了还有很多别的路可以出人头地;
3.不管走哪条路,让孩子和家长付出太多牺牲,甚至牺牲到扭曲人格的程度,都是不值得的。
还有一点,我坚决不信,将来的世界会被一帮从小就知道听话学习的“好孩子”主导 —— 所以你要真对孩子有巨大期望,那就别往那个方向训练。
该穷养还是该富养?
事实上格拉德威尔的《大卫与歌利亚》这本书里就有个说法,对小孩来说,并不是家里越有钱越好。按美国收入水平来说,有人甚至研究,家庭年收入在七万五千美元 —— 也就是比收入中位数六万美元稍微高一点 —— 对孩子是最有利的。该有的东西都能有,但远远没到要啥有啥的地步。孩子必须知道,有些东西得辛苦努力才能得到。
没有玩具,当然不行。但是想要个什么新玩具马上就有,一个玩具玩不了几天又有新的了,这种状态并不好。一个玩具玩很长时间,自己开发各种新玩法,这个更好。
也许这样的限制的另一个好处是能给孩子保持一个饥饿感,生活有希望有奔头。我就听人抱怨,说自己家什么都有,孩子没奔头,再给他什么都不能让他兴奋起来,得了抑郁症。
该让孩子读什么书?
对于让孩子阅读,研究发现这几件事是有用的:
1.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帮助他们阅读。比如对上幼儿园的孩子,如果家长每天在固定时间带着孩子阅读或者读书给他听,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比同龄人高出1年的水平。
2.等孩子15岁之后,家长最好和孩子多讨论一些文化、艺术、电影、社会新闻方面的话题 — 总之就是那些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这将对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很积极的影响。
3.如果家长本人就爱阅读,那么孩子也会受其影响,学习成绩会更好。
阅读的本质,是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身边日常接触的世界实在是太平淡了,只有读书才能接触到远方更大的天地。这个探索的过程应该是个人化的,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越走越远。理想的局面是孩子告诉你他想读什么书让你买,而不是你告诉孩子他应该读什么书。
如果一定要问我什么书好,我认为对儿童来说,好书有三个标准。
第一,书里要有英雄。英雄是战胜自己的弱点,打破别人的预期,拥有非凡事迹的人。什么性格养成、什么“情商”都不如英雄故事好使。好书应该给孩子提供英雄偶像。
第二,一本书应该是一个冒险的旅程,应该带给孩子超出日常事务的见识。今天我跟老师发生什么事,明天我跟同学有什么矛盾……家长里短的事儿有什么可说的?好书应该带孩子上天入地。
第三,图片越少,文字越多,书就越好。用图片吸引小孩看书,就好像不会做蛋糕就知道多放糖一样 —— 只有没吃过好蛋糕的人才喜欢糖多。读书享受的是从文本中获得的乐趣。除非是专门的漫画书,否则图多等于没料。
最后说个题外话……
去年有个读者问过我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有了小孩之后,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自己想做的事和家庭之间怎么平衡呢?
我相信可能很多刚刚为人父母的读者朋友都有这个困惑吧!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平衡,实在无法解惑。但我可以给你一个安慰!小孩长得非常快,用不了几年他就能自己玩自己吃饭自己写作业,不用占用你太多时间了。没准那时候你觉得一两岁的小孩更好玩决定再生一个。
我还有一个感想,是抚养孩子就好像在大学里上课一样 —— 很多时候你并没有完全搞明白,这门课也考及格了,自动就过去了。比如你要问我“一岁以内的孩子应该如何照顾?”我们好像全忘了,当时肯定也没表现出什么高水平,但是我家两个孩子现在都长得挺好。
新父母往往有过分重视孩子的倾向。以前陪老婆去做产前培训,护士给我们讲了个笑话。说你的第一个孩子如果吞了个硬币,你会万分紧张,把他领到医院要求做X光检查。第二个孩子吞了硬币,你就不那么紧张了,密切观察他把硬币拉出来也就算了。
第三个孩子吞了硬币,你直接从他的零用钱里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