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生的浅薄看法
这是我准备长期写的一个专题吧,不定期更新,主要是关于生活中一些金融或者产品的一些浅薄见解
我映像中,共享单车是15,16年出现的吧,当时觉得很新鲜,但是由于还在上学,也没觉得有多方便,就是觉得这个概念很新鲜,隐隐约约觉得是很不错的一个东西。
后面上班后,感觉哎,这个单车真方便啊,去地铁口的两三里路不用等公交,也不用走路,踩个单车多舒服。后面看了一些报告才明白,共享单车击中了大众出行最后一里路的需求。
这个是共享单车成功的原因之一--击中了大众的需求痛点。
共享单车带动了共享浪潮,但是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共享汽车,共享雨伞,一大堆共享浪涛过后,最成功的似乎还是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实在想不起来谁在前面了。。。)
共享汽车的不火热很有意思,我认为问题在于,这不是一个空白且需求巨大的市场。从空白性上说,之前市场上就有租车服务;从需求上讲,短途的的士,地铁,公交,城际的高铁,长途的飞机,似乎找不到需求很切合的点。
共享单车的成功原因之二--规模效应。
我想大家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当你像用单车的时候,一直找不到,感觉很挠头。而ofo之所以失败,其车辆的状态不佳,能骑的车太少是一个原因。共享经济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不需要拥有所有权,但是在需要时,我能很方便地得到使用权”。
共享单车的成功原因之三--使用代价低
共享单车一开始好像都是半小时5毛钱,现在普遍都是半小时一元;之前更有10元骑3个月的月卡,现在好像也没有了。这里面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这里探讨的是影响消费者的一面。
共享单车的定位很简单:从地铁口或者公交车站到目的地的距离。也就是说,可能绝大部分消费场景在1-3公里之间,也就大概是骑行15分钟左右。大家对于在这段距离里面的花费其实是有个预期的:要知道,上海绝大部分公交的价格也就是2元,如果通勤路上,公交才2元,踩单车还要2元,好像有些不划算。
再一个,以买个通勤车来说,以400元的通勤单车为例,如果我选择共享单车,每天上下班骑两次,一次2元,那么400元也不过只够我骑4个月,然后还有找不到车,找到的共享单车不好骑的情况。这个成本太高了。
月卡服务应该是为了这种频繁用到共享单车的人准备的,以摩拜为例,18元1个月,无限次数。那么我400元可以骑接近2年,这个和我买个单车然后折旧是差不多的。
啰里啰唆这么多,就是指,我们其实是在衡量一个事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如单车,我们在意的其实是它的使用价值,
下面想讨论的是共享经济的一些痛点。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共享单车的成功是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的,对于共享单车运营者来所,使用人数的成功并没有转换成商业上的成功,现在的共享单车,似乎有着互联网早期产品的特性:产品的使用量无法转化成利润。
其实,在共享单车之前,在一些城市(我碰上的就有苏州和杭州)是有便民单车的,办理一张便民卡,就可以使用这些单车。但是,这些似乎是作为便民服务在运行,而不是商业行为。
现在的共享单车,摩拜一家独大,ofo似乎已经出局,哈喽单车依托支付宝,似乎不急于扩张。摩拜现在手握巨大流量,但是却一直在亏损,如何将流量转利润?摩拜和哈喽似乎做法很相似:作为巨头版图的一部分。现在美团收购摩拜,想要补充从“吃”到“行”的完善。而支付宝,则是完善其作为“互联网的水和电”的版图。
未来共享经济会走向何方?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