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资来说,最重要的是关注将来会发生什么,而不是关注什么时候发生。——巴菲特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段子,说2016年如何利用10万本金在十个月时间里赚到一个亿。具体过程如下:
月份 | 标的 | 资产总额 |
---|---|---|
初期 | 无 | 10万 |
1月 | 中毅达 | 10*2=20万 |
2月 | 深深宝 | 20*2=40万 |
3月 | 数源科技 | 40*2=80万 |
4月 | 名家汇 | 80*2=160万 |
5月 | 科恒股份 | 160*2=320万 |
6月 | 第一创业 | 320*2=640万 |
7月 | 兴业矿业 | 640*2=1280万 |
8月 | 廊坊发展 | 1280*2=2560万 |
9月 | XXX | 2560*2=5120万 |
10月 | XXX | 5120*2=1.02亿 |
这个段子说明,如果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入场,年赚1亿不是梦。股市的魅力之处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选择好绝佳的时机,没有一个策略可以告诉你应该何时入市,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标的,又应该何时离场。
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收益的不时称性,这就意味着,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年份里,大部分的收益来自于有限的几天,大部分亏损也来自于有限的几天。
既然,收益并不具有时称性,那么为什么还要在那么多时间傻傻地等着呢?干嘛不追涨杀跌?
上图为申万活跃股指数,起点为1999年12月31日的1000点,终点为当前的12点,17年下来年化复合收益率为-24%,持续稳定亏损,用了4年时间亏掉50%,用了5年时间亏掉75%,用了17年时间亏掉99%。怎么做到?只需在周初买入上一周换手率最高的100只股票,每周持续滚动。这种追逐热点和追涨杀跌的策略,是不是相当悲剧?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那些狂暴的欢愉终将以狂暴结束。
有人说,历史的魅力之处在于人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股票对于大多数人并不意味着盈利,可以从公开渠道查到两个具备代表性的官方可信统计:第一个是在大牛市的2007年,上交所披露当年个人投资者的亏损比例达到30%;第二个是在小熊市的2011年,政协会议披露当年个人投资者的亏损比例达到87%,人均亏损4万元。
年度 | 沪深300 | 样本股数 | 负收益比例 | 综合平均收益 | 负收益投资者比例 |
---|---|---|---|---|---|
2007 | 161% | 1372 | 1% | 186% | 30% |
2011 | -25% | 2302 | 92% | -21% | 87% |
虽然,股票市场的收益不具有时称性,收益和亏损都在短短的几天内发生,问题在于,没有人能够知道那几天是什么时候。
择时真的那么重要吗?2007年虽然不到1%的股票亏损,但却有30%投资者却没有盈利,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只是那个随机漫步的傻瓜而已。
这说明,择时不仅不重要,反而相当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