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来源】本品为萌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莲。秋季采挖, 洗净, 辦开, 煮至无白心,取出, 晒干。
【性味归经】 苦 , 微 寒 。归 肺 、 脾 经。
【功效】解毒,散结,消肿。
【溯源】
贝母作为一个常用的中药材,但却拥有着许多兄弟姐妹,每个兄弟姐妹都有着自己的性状和功效。
“贝母”入药用,最早记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万物》,曰“贝母已寒热也”(安徽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万物》.文物1988)。之后的《神农本草经》中则记录了贝母的功效和产地,并记述贝母生于晋地,但晋地和今天的浙贝母和川贝母产地都不一样。对照2015版《中国药典》对于土贝母的功效描述与《神农本草经》中记述相类似,而且产地也相符。但之后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描写了贝母的形状“形似聚贝子”,此描述是符合浙贝母的地下鳞茎是由多枚形如贝子状的肥厚鳞片聚集而生成的形态。而汉末的《名医别录》也是一本总结了古典本草书籍,此书并非一时一人所撰,其中记载了贝母的9个功效和6个名称。由此可见贝母从古至今是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大抵推断魏晋时期的贝母可能是浙贝母和土贝母两种都有。
唐宋则开始明确了贝母的几个产区,我们可以从《新修本草》《嘉佑本草》和《证类本草》中得知“此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今江苏镇江)、荆州(今湖北江陵)、襄州(今湖北襄阳)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我们也可以考证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中的一段,曰“生晋地,今河中(今山西永济)、江陵府(今湖北江陵)、郢(今湖北武汉)、寿(今安徽凤台)、随(今湖北随县)、郑(今河南郑州)、蔡(今河南汝南)、润(今江苏镇江)、滁州(今安徽滁州)皆有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贝母的产地在不断的扩大。
此后不但贝母的产地进行了扩大,而且贝母的品种也出现了增加。明清时代就在土贝母、浙贝母的基础上又分出了川贝母和西贝母(伊利贝母)。
由于古代认识上的局限性,很多时期在用贝母的时候还是存在各种贝母混用的情况,甚至有时不是贝母的植物也会混杂其中。包括今天的我们在临床用药时候也必须分清土贝母、浙贝母、川贝母的区别。
【名称相仿药物】土贝母虽冠以贝母之名,但此药物为葫芦科的植物跟浙贝母、川贝母完全是不同药材。在使用的同时一定要鉴别清楚用的是哪一种贝母,万不可混用。
【临床运用】用于乳痈,瘰疬,痰核。土贝母主要以解毒散结为主,对于止咳化痰的效果和浙贝母和川贝母是截然不同的。
【注意点】
从《神农本草经》考证产地和功效来看,汉之前的贝母以土贝母为主。土贝母在有些地方也叫假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