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这几天的北京真有点快冻掉下巴的感觉。不过孩子们已经陆陆续续放了寒假,不用在冰冷的冬天挣扎着爬出温暖的被窝,去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贡献自己的童年,这么想想,寒假也变得温暖起来。
可是家长们不这么想,寒假了,不能放鸭子啊,各种假期补习班,课外兴趣班,统统全报上。对了,老师不是列了一个假期书单吗,买买买,全买回来,还必须都看完,这还不算,还得写读书笔记。说全世界最辛苦的职业是中国家长真不为过,为孩子操碎了心,却还时时觉得自己做的不够。现在俨然不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作为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了。可实际上,孩子们仍然每天像在起跑线上一样,时刻准备着,只不过这回,旁边又多了一个家长的身影,真是上阵父子兵,可是起步线上的我们,真的知道目标什么吗?
想起在《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中作者的一句话:“如果健康、快乐,如果,那是他们想要的生活,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其实,作为家长,最难的并不是让孩子成龙成凤,恰恰相反,是接受孩子做一个普通人。
我无意去宣讲太多的教育道理,也不希望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焦躁不已,而盲目地去咨询各类专家或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家长课堂。这个世界没有放在四海皆准的普适教育方法,也没有一条真理可以贯穿于我们与孩子相处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我经常告诫自己,如果觉得自己在做家长这件事还有很多的不足,其实不必纠结,索性放开自己的手,怀有一个温暖的心,,帮助他更清晰的了解自己,让他成为自己像成长的样子。这些已然足够。我们与家人的纽带是亲情,最好的亲情是理解与宽容,就像李松蔚老师所说的,我们在要求自己最亲近的人,指责他们的各种不理解与所谓的苛求时,先想想自己做了什么。
其实今天想讲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在假期里选书,可没想到写着写着,情感战胜了理性,讲了很多无谓的道理。我一直很讨厌好为人师的做法,更不喜欢故作高深。所以,还是讲些实际些的事,不然,我会讨厌起自己。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家小妞刚刚结束了期末考试,老师早早地就在家长群里发了假期作业和要求,其中读课外书是每个假期的必选项。老师很开明,并不指定某些必读书。只是强调,多阅读,多锻炼身体,这对于一些家长来讲,可能有些迷茫,家长们都已经习惯了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可是老师没有指定看什么书,有些家长就为此头疼起来。到底我该为什么选些什么书,才能让这个假期有意义些。
其实,无论读什么书,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收获。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对于孩子,吸收知识是不必划定范围的,一切有关阅读的尝试,都是在帮助他探索,孩子会在阅读中自动寻找到自己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方式,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所以,放轻松些,领着孩子去一趟书店,让他尽情的挑选。而在此时,作为家长该做些什么呢?好了,终于绕到我想说的事情上来了。
首先,无论孩子选择什么书,家长首先要做的是鼓励,而不是反对。
就算孩子选择了一大堆漫画,或是没有按照你的想法选一些科普啊,文学啊之类的。你也要克制自己不去干涉,而要鼓励。在孩子的自主选择中,你已经了解了他的兴趣爱好的方向,这不是一次重大发现吗?你应该高兴才是。而且,切不可搬出老师或是家长的威严来,这实在太不明智了。
做到了第一点,孩子受到鼓励与表扬之后,他会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这时候你就可以不动声色地对孩子选的书进行一些筛选与更换。但此时,对孩子特别喜爱的一类书一定要保留,你做的工作是补充与提升,这是一个大人的经验与价值,仅此而已。要知道,我们有时候真的不一定比孩子的眼光更好。
孩子选书的信息一般多是从老师或其他同学那里得来的。但却是很模糊的,也就是说,对于内容或是质量,他并没有多少的概念。这时,家长就起到了一个把关的作用。作为非专业人士,这里教你几招,好学,易上手:
一是看出版社。介绍一些优秀的少儿图书出版机构给大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浙江少儿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海燕出版社,新蕾出版社,海豚传媒,都是优秀的儿童类出版机构,选择这些出版社的书,一定不会错。
二是看出版时间。尤其是在经典图书的选择上,除了看出版社,一定要看时间,尽量不要选时间太近的,当然也不要太远,太近的书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不好把握,而太远的书,在用纸和印刷上可能会比较落后,装帧设计上又不够新颖。所以,近两年的书,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如果你想夹带些私货,选一些教辅书。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做,切不可擅做主张。
最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家小妞首次出镜推荐图书。至于为什么选这两本,我家小妞说: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