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仲夏夜,纳凉正当时。
那年夏天,我孩子未过满月,岳母搬过来小住,帮忙照看孩子,熬过一个燥热的夜晚,第二天清早,岳母惊异地小声问妻子,昨晚出来方便,竟然看见院子里横七竖八苇席上躺了好几个——“估计他们全家人都在外边歇了,真是’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他们这儿竟然有睡院子里的习惯!”岳母笑道,
我也笑了:不管规矩不规矩,反正这个夏日里挑战酷暑、顺应季节变化的生活习惯,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风俗民情,现在回想起当年夏夜睡院子里的情景,还真有些留恋呢!
儿时盛夏酷暑的记忆里,有暧暧的暮色,光滑的高粱篾凉席,天幕上宝石般闪烁的星星,还有那树影里泻下来的凉风……
故乡人秉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传统,夏日虽然炎热,但并没有什么消暑工具——空调还没走进农村家庭,电扇开久了,成了热风,而屋子里空气不流动,燥热难耐——当年的农村就这么落后。
当日头完全坠下来,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后,夜幕降临,我家的鸡们也围着那棵歪脖老榆树逡巡着咯咯叫着,寻找高一点的支撑点,等它们经过多次努力,飞上一丈多高的树杈,一个个紧挨着安静地卧好,我们草草喝了中午做的剩面片儿,拖着凉席也出来消暑了。
一张很大的高粱篾子织就的席子,其实能躺的下我们一家五口人,可是父亲总拖一条不大的苇席,默默地在另一边躺下,父亲不善言辞,是个勤劳的人,他有很多杂活儿要做,所以等他铺席疲倦地躺下,天已经全黑了。
在我们孩子眼里,一天最快活的时光就在于此。
躺倒在凉凉的席子上,耳朵里传来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轻声虫鸣,一边和家人咯咯罗罗地说话,几颗星光从摇曳的苦楝树和黑槐树的枝叶间泻露出来,有时是明亮的圆月从树影婆娑间刚露出笑脸,一阵风,她像捉迷藏般又忽而隐去了芳踪……更多的时候是风从东南,像长了脚一样,“刷刷”地沿着树梢轻轻地走来,到头顶了,稍作停顿,轻叹一声,卸下一丝清凉,又轻迈着步子跨过树梢往西北去了……有时,我觉得那风像一群无形的鸟儿轻扇着翅膀掠过头顶,倏尔远去……
躺着仰望天空,视觉位置发生了上下变化,我会把满眼苍茫的夜色当成一片汪洋,树梢屋顶是海边陆地之景,我痴痴地想,如果人掉下去会沉到哪里?一定是深不可测的……情至深处,我会涌起一阵恐惧和眩晕……
有时没风, 天气依然热,就得摇着蒲扇了,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耳边忽然响起蚊子嗡嗡的细微鸣叫声,不怕,有驱蚊“神器”呢!那就是头顶上摇曳的苦楝树枝叶,站高凳子上,折下一大把,“哗哗“地当扇子扇,那种微苦的味道使得蚊子们敬而远之。
邻居艺奶是我们家常客,每晚她踮着小脚,抱着小孙孙过来纳凉,艺奶脑子里装着无数民间俗语。黑暗中坐在凉席边上的艺奶如一尊黑色的小丘,她边轻拍着孙儿边轻声哼唱,许多民谣都是跟着艺奶学会的: “小风箱,呼嗒嗒,那里坐她姊妹仨,大嘞会扎枕头顶,二嘞会扎牡丹花,掉(剩)个小三儿不会扎……” “叫民工,你是听,媳妇儿卷(骂)你你别吭……”有时是在艺奶悠扬的哼唱声里进入梦乡的。只可惜一百零一岁的艺奶去年溘然长逝,我没能及时挖掘出来这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个遗憾!
在户外过夜虽然凉爽,但是也有风险,天擦黑不久,就有黑色的屎壳郎“嗡嗡”地飞过来,声音之大,令人害怕,当然看不见它的影子,只觉得那声音近了,更近了……心跳不由加快,下意识地躲着,它竟然贴着鼻子飞过去了!刚松了一口气,只听“啪嗒”一声,嗡嗡声没有了——原来这不长眼的家伙撞墙上了!
到半夜,险情终于出现——正熟睡的小妹忽然大哭: 一只不知名的虫子钻进了她的耳朵!大家都起来了,大哥着急地拿手电照,说虫子有向光性,手电光能把虫子引出来;妈妈慌忙掂来香油瓶,说要滴香油,虫子循着香味儿就出来了……大家咋咋呼呼动静很大,惊得槐树上的芦花鸡不安地欠着身子,咯咯咯地发出询问……
还有一次,我嫌院子里没风,就独自一人掂着凉席到东屋南头的一片空地上歇息,那里建筑物少,稍微能过来点儿风,当年家家没有院墙,房前屋后可以随便出入,大家和睦得像一家人。刚朦朦胧胧睡着,忽然被人狠狠踩了一脚,还没等我喊出声,那人却哇哇大叫,比我受的惊吓还大——原来是邻居小妹丽丽路过,黑灯瞎火的冷不丁竟踩到了人,难怪她被吓得够呛!今年春节丽丽回娘家,说起这件事,大家还呵呵笑呢……
夜晚户外纳凉虽然惬意,但万万不可在外面睡一夜: 不到半夜,露水就下来了,夜里的露水淋不得,那是要害病的;再说,深夜里,热气基本退尽,大地变成一个凉凉的世界,屋里也能躺得住了。总是在酣睡中冷不丁被父母叫醒,四下里静的很,一只没有睡意的蛐蛐儿在旁边某个角落鸣叫,被我们的动静吓到了,立马停了声音,警觉地傻傻地看着我们……虽然一丝儿风也没有了,但清凉得很,月光更显得明亮,房屋、树木、草垛、牲口桩……静立在夜色里,一动不动,奇怪得很,白天没注意它们的存在,现在它们睡着了,反倒觉得它们都有了生命,只是睡着了……天上星星更加明亮,夜空更加悠远,像被洗过一样,拧一把,仿佛能绞出水来……。
参加工作以后,就离开了老家,就不在户外纳凉睡觉了,前几天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忽然想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伙同门卫王师傅掂张竹门帘睡倒在大门口,天上明月照着,身边凉风刮着,本来身体很惬意,意境也很美,却全没了当年的那种情趣,只得悻悻起身,拉了门帘回家。也许是年龄已大,经历多了,再没了童年对世界的新鲜感,现在羡慕地看着孩子欢呼雀跃在一起,结伴玩一些大人们觉得索然无味的游戏,真的想再当一次小孩子。
近段网络上盛传一首《你莫走》,深深为歌中男女主人公的坚贞爱情所感动,同时,我看到了现代版久违的夏夜户外纳凉的情景,想必这对小情侣也是农村出来的吧——“天做被,地当铺……“,多美的画面啊!夏日夜晚,户外星光灿烂,蒲席上,一对青年男女相互依偎在一起,仰望苍穹,呢喃着牛郎织女的传说。他们的简陋的小屋,静静地立在旁边……
仿佛又感受到那夜的黑,风的凉,摇曳的树叶间泻下的星星的柔软光滑,还有那小小的心儿间抑制不住的好奇与惊喜……
2020. 08.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