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冒泡的节日

似乎没有哪年对这个5·20有如此大规模的追捧,气氛似乎有些微妙,记忆中的5·20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今年似乎比情人节还要火爆。我想这可能也不完全意外吧。

疫情似乎是逃不掉的原因,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感受着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变化,感受这个词还不够准确,应该把感受换成适应。我们被整个世界在时间的作用下游走着,似乎失去了自我和灵魂。这三年的青春被疫情偷走了,是毫不夸张的,我们被迫适应隔离,被迫改变自己的各种行程,被迫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怕被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们指指点点。但是我们的性格是很难变化的,我们压抑的那些终究会通过另外的方式释放,情感都需要有承载的方法和容器。这个特殊的日子就很容易被放大,因为这是一个宣泄情感的日子,可以把我们的爱很自然和大胆地表达出来的日子,我们开始反思有距离的爱,我们开始接受爱的距离,又或者说我们不得不与距离为伴。

有时我们想世界上没有其他人类的存在,人的事情真的是复杂,但我们又需要从与人的交往中获得情感的延续,获得某种支柱和存在的价值获得,于是就有了很多反转人生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大多的是荒唐的,但其实也代表了人的一种愿景,我们住在自己的身体中,往往不能跳出来看到自己存在的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我们执拗地认为(虽然表面不承认)我们是对的,我们的坚持是一种抗争的精神,是对人本体的一种确认。却不知道正是我们的缺陷让我们如此纠结和焦虑。只有在跳出自我的身体,注入他人的灵魂的时候,我们才从上帝的视角看到那些我们不想看到的事物和自我认同。这似乎理想化地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实质只是苟延残喘,只是逃避,因为我们还是没有办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当一切回复原状,即使我们知晓,我们还是无法面对现实中自己的缺陷,再度造成缺憾。

到底什么能让我们彻底转变和改变呢?倾听内心的声音这样的心灵鸡汤并不那么奏效。说宿命又有那么几分悲观和唯心。那么,作为个体的人,我们何去何从,我们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要如何确认和体现,我们要怎么认识我们自己,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只是希望我们不要在自欺欺人的路上越来越远,真实和真诚地面对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