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毛姆《刀锋》
记得初读毛姆作品是在大学,当时读的《月亮与六便士》并没有激起我很大的兴趣,以至于对他其他的作品都一概摒弃了。最近得空读了《面纱》和《刀锋》才识得毛姆作品的风采。在塑造人物性格以及描写人物行为这方面,毛姆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爱参加聚会赶时髦又善良的艾略特,不停寻找人生意义的拉里,聪明美丽而又比较现实的伊萨贝尔,从幸福天堂堕入无边地狱的苏菲,聪明能干而又一直喜欢画家的苏珊,还有幽默诙谐的毛姆(哈哈,没错,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名字)。这些人物在毛姆的笔下,仿佛就像站在你面前一般鲜活,让你不忍怪罪他们的小毛病。
整本书其实是以拉里的求道经历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本来就要跟彼此相爱的伊萨贝尔结婚的拉里,在参加过二战后因为亲眼见证了好友的死亡变得性情大变,他开始对这个世界发问:世界上演到底是不是一出悲剧?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了得到答案,他开始不停读书,游历世界只为找出答案。这时的他和伊萨贝尔已经出现了人生选择的分歧,伊莎贝尔喜欢的是现实享乐的生活,而拉里喜欢的是求道者的生活,一定是会分道扬镳的。伊萨贝尔的行为很值得我们学习,她虽然很心痛,但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哭不闹,毫不拖沓。,女孩儿都该如此。
《刀锋》这部小说整体读下来感到的是无比的畅快,虽然不是通俗式以结婚啦,获得什么成就为Happy Ending。但是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未尝不是另一种圆满呢。拉里找到他一直想寻找的答案;伊萨贝尔活在“人尖”上,享受着财富和宴会带来的欢乐;苏菲用堕落至死来对抗世界对她的残酷;苏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变得富有并能全心作画。
我们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当你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就请坚定的走不下去吧,不要管旁人的目光,不要管他人的言语,这是你的人生。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我也很喜欢,就是拉里去印度求道最后对轮回的看法,一众修道者都希望自己能通过修行跳出轮回,而拉里却说我还是希望待在这轮回中,是啊,如果真的有轮回,我也想多经历几回人生,多体验不同状态下的自己。人生很苦,却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