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大家都被一位上海的高考考生刷了屏。他到底有多特别?
竟然是上海盲童学校的学生?!我在网上查了查,这是他的成绩和表现:
623分,和状元就差3分
位列上海市前10名
上海市三好学生
长宁好青年
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竹笛10级
钢琴8级……
单看这些,我们只觉得他是众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完全看不出“盲”的痕迹,而在这背后,是“别人家父母”的智慧付出和优秀培养。
如何做智慧家长,培养智慧孩子,我们一起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我的这本书是2010年买的,当时,我的大女儿刚出生,我读过好多遍,每次孩子教育方面有问题、有困惑,基本上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经过五年多的相伴,大女儿如今成长得很好,我不敢说我的女儿有多优秀,但至少,她性格开朗活泼,在幼儿园里很受老师和小朋友的喜欢,有时候也懂得体贴大人,帮我们扫地、洗碗。
今年,我的小女儿出生了,大女儿每晚都会帮妹妹把备用尿布整理好,听到妹妹哭了,她也会第一时间跑过去哄妹妹。
我很开心,在这些育儿书的指导下,我的女儿能学会爱自己、爱别人,那如果在众多的教育类书籍中让我选一本,我一定选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果家里有女孩的,一定更要认真读这本书,因为作者尹建莉老师就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连跳两级,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当年超过清华录取线22分的成绩。
这本书有七章,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到品格教育,从做智慧家长到避开教育误区,几乎涉及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这次,我们重点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章。
这章有七个小节,其实是包含了尹建莉老师在培养女儿圆圆学习习惯的七个小故事。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这节的核心内容是:帮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按时按点坐到书桌前,并不等于有了按时按点学习的习惯,这只是习惯的执行和动作方面,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陪”的方式,给孩子留下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有次圆圆快睡觉时才想起忘记写作业了,作者并没有责怪,而是亲亲小脸蛋,语气平和而友好的说,谁都有忘记事情的时候,我们想想该怎么办?
作者给女儿提出两种选择:一是今晚写,二是明早写,如果都不想写,明天给老师说下,就不写了。小圆圆选择了晚上写,作者和老公去睡觉,孩子还是很自觉的写完作业,后来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
家长注意掌握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两原则:
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习惯。
只是孩子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办法”:命令、唠叨和指责
2.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这节核心内容是:老师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要把作业当“刑具”
任何事情,当它里面包含有交换、被监督、责任等这些因素时,它的有趣性就会大打折扣。
这节告诉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在调动孩子写作业热情上,适当使用逆向思维,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
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的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和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
3.替孩子写作业
这节的核心是:相信、尊重孩子,给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时间
“一个生字写三行”,孩子们也许都会碰到老师这样的要求,圆圆也遇到这样的要求,妈妈说,我读,你默写,只要写的正确,写一个就行,如果写的不正确,就写三遍,剩下的妈妈替你写。
这样的好处是:
第一、没让写作业为难孩子,保护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第二、让孩子更务实,更高效
第三、让孩子有更多的业余时间
在孩子的小学阶段,一定要注意给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时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顺利学习,但这些自由时间绝不可以拿来消费在看电视上,可以读书,找小伙伴玩耍,或者和家长一起跑步、打球等。
4.不写"暴力作业"
暴力作业的本质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奴役。
如果家长碰到动不动就布置“暴力作业”的老师,最坏的表现就是一边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太不合理,一边看孩子在暴力作业中苦苦挣扎而无可奈何、袖手旁观。
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寻求和教师、学校的正面沟通。但一定要注意和老师处好关系。
5.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在儿童面前,强调用功勤奋,少提“苦”。不要暗示学习是件“苦”事。
小学阶段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
初中阶段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
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
在培养孩子勤奋学习方面,恰是不能强化“苦”,而是要尽量消解“苦”,引导孩子把学习作为乐事。
6.不考100分
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
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产生畸形的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在王蕴身上也印证了这点,他的父母从不考虑排名、分数,只想着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进步一点。所以,他们最高兴的都是发挥能力获得升学机会,而不是考试成绩和排名本身。
7.考好了不奖励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
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
家长在成绩上的淡然,恰是对社会、学校过度渲染成绩现象的平衡,把孩子拉回到踏实的学习心态中,防止他在学习中有压力或变得虚浮起来。
在王蕴的家庭中也是这样,
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2018年考生高考各类别成绩分布表公布后,父母才从同事口中得知儿子分数在全市考生名列前茅的消息,后又接到了盲校校长打来的祝贺电话,但他们甚至都没有叫醒已经入睡的儿子,直到早上才平淡地告诉他,儿子的反应也很“淡定”。
教育和养活是两码事,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都静下心,好好看一次这本书,学做智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