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写《宝贝成长记》已经快三年了,这三年值得记录的东西太多,我却没有用心写下来,促使我今天动笔的居然是昨晚我恐吓淘淘之后他惊恐又受伤的表情。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幼儿园老师说因为六一节目需要,家长给孩子配一把黑色小手枪。我带他去玩具店买了把吸盘子弹枪,因为打出来的子弹头是软的,可以吸在平滑的任何东西上,所以伤害度要小很多,一路上淘淘在我的多次阻止下依然玩个不停。回家后,他比划着要对着我开枪,我告诉他千万不能对着小朋友和大人,打在人身上很疼的。过了一会,就在他离我10公分的时候突然开枪了,子弹打在我的胳膊上,由于距离太近,疼痛感特别强,我一下子失控的喊起来,顺手就拿起枪向淘淘挥舞,他见势头不妙跑开了,站在离我两米远的地方连声说:妈妈对不起!双手不知所措的互相揉搓着,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嘴角下垂,满脸写着恐惧与自责,几秒种后就哇哇大哭起来。那一刻我马上痛恨自己,怎么能这样吓唬孩子!
我把淘淘叫过来,他一边擦眼泪一边抽泣坐到我怀里,我问他:是不是怕妈妈打你?他委屈的点头。我说:妈妈不是说过吗,以后不打你了,你不要害怕。刚才你把我的胳膊打的好疼,我跟你说过不能对着小朋友和大人开枪的你怎么就开枪了呢?他只是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我抱着淘淘在想: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到底该不该使用恐吓手段?
淘淘一直是个胆小的孩子。月子里睡觉,只要听到稍大的声音,他马上就浑身发抖,双手握紧拳头,眼睛怔怔地突然睁大。三个月后,只能抱在怀里睡觉,看着他睡熟了轻轻放到床上马上就哭醒,就像是离开了怀里四周的依靠和温度,他马上就失去安全感一样。一岁半时,能自己走路了还必须牵着大人的一个手指头,否则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两岁八个月上幼儿园时在学校很乖很乖,但几乎不说话,老师说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敢玩运动器械,那种脚踩着左右晃动的器材,别的小朋友坐在上面荡秋千玩,他说什么都不愿意试一下。滑板车也不敢玩,就连从40公分的高台跳下来都不敢……
当然以上的种种不敢玩,现在都玩的很好,可是比起同龄的孩子他晚了好多,虽然教育强调个性化,不要比较,但我觉得淘淘还是有些胆小。
是我平时教育太严厉经常恐吓他还是我给了他过多的保护才造成他的胆小?
我想起来,有一天早上出门时淘淘还在看电视磨磨蹭蹭的,我就按了电梯,他嫌没让他按,我说是因为他动作慢所以我按的,他错在先,但他不听,非要再上去一次,又跟他讲明天出门迅速点还让他按,他不行非要当天补一次,在楼下哭着喊着跟我僵持了半小时,被我拖到学校。
还有一次,他在医院打完针出来让我抱,我生气他平时不多走路多锻炼造成体质差容易生病就说什么也不抱,他哭着喊着我站着不理僵持了十分钟,走了几十米继续僵持,一路上他嗓子都哭哑了,我还是狠心的没抱,10分钟的路程我们愣是走了一个小时。
长期以来我认为男孩子一定要养成说话算数,知错就改,有担当的习惯,所以不愿娇纵他,只要是他的错误必须指正。但我总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教育他,结果适得其反。比如按电梯事件,第二天我们约定谁先出门谁按电梯,结果他跑的比兔子还快,再也不磨蹭了。生病那天或许真的是孩子体力不支,为什么不等孩子病好了慢慢灌输呢?不得不说我太急功近利了。孩子的思维是直线的,大人也只能跟他直线沟通。比如,有一次淘淘上学去晚了,走在路上说:妈妈,你给老师说我肚子饱吃过饭了。我说都这个点了,小朋友都吃完饭在上课呢。他又给我说一遍,我继续解释了一下,他还是重复那句话,直到我说好的,他马上开心了。也就是说,大人必须按照孩子的思维一步步走,你拐个弯他就迷路了,要像大人一样思考需要长期的锻炼才能形成,但我们往往用自己的逻辑来判断孩子。在淘淘两岁的时候,他总是把纸撕碎仍地上,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不知道,我教他因为怎样所以怎样的逻辑,然后再问:你说为什么?他瞪大眼睛说:为什么,搞得我哭笑不得。他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妈妈让他说“为什么”三个字。
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容许孩子说孩子话,让他慢慢形成逻辑思考能力,而不是强硬的灌输,更不能简单粗暴的威胁孩子:你必须这样做,不然我找警察抓你,不然告诉老师,不然我不要你了,不然……
跟严厉教育相反,过多的保护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我妈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她带孩子的时候,视线从不离开孩子。她过于小心的思维方式在判断孩子的某个动作之后会发生意外的概率永远比顺利要大很多,本来孩子能自己应付的事情她提前做了保护,那么孩子就形成了依靠,他不再思考怎么应对意外,而是潜意识里认为紧紧抓着姥姥的手就不会发生意外。不知不觉中大人的行为给了孩子错误的向导。所以,在帮助孩子战胜恐惧的时候,不要说:别怕,妈妈在呢。别怕,你不会受伤的。这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依赖,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直面困难的勇气,告诉他,这个动作有可能会受伤,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避免。
孩子的成长也是大人再次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当妈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一点点总结与反省,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