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乌桥拆迁的前夕,故地重游,又见到曾经参与过的三元饭堂、存心善堂,满街都是一年前那个楞头小伙子的模样,一边回忆一边品味着咖啡样的心情,脑子中不断回想爱默生的话:“人格的力量是不断积累的,我们所有过去的善举定会使今天的我们受益。”
我从过去受益了么?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是没有的,饭堂的项目我没有做出显著的贡献,慈善超市最后更是失败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呢?如果没有饭堂,我不会知道自己不适合慈善实操,如果没有存心善堂,我不会对目标与推力有更深的理解,不会对人对事,有现在这样的耐心与理解力,也可能不会遇到庸溥和这一群优秀的伙伴,和他们一起做现在的事。
越来越能够理解庸溥为什么会对缘林那么执着,理解给过去的自己一个交代,不让未来的自己后悔是多么大的一个执念。
也更加清楚的知道,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的愿望负责,对它努力是多么重要的事。
还有,去爱别人,珍惜每一次相遇,人不知而不愠,不为不值得的人与事去烦恼。
"现在要将未来看透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将来,事物间的联系才会显现出来。因此,你们必须要相信,现在所学的东西总是能与未来联系起来的。而且,你们还得坚信一种东西,不管是直觉也好,命运也罢,甚至人生,或是因果循环,无论什么都好。我的这种信仰从来没有让我失望,我的生命中的所有转折都是它造成的。"
——乔布斯胰腺癌晚期时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