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号,美国拉斯维加斯发生了严重的枪击案,很多人开始做出论断:美国是个非常不安全的国家,美国应该像中国一样禁枪。
这个论断正确么?
2017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农村孩子越来越难以考上好大学,城市中的孩子从小就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中产阶级家的孩子。
这位高考状元的论断引发了网络热议,只是这个论断正确么?
一个人如果无法获取全面的真相,就只能做出片面的结论,就如“雄鸡一交天下白”,如果这位雄鸡有思想,估计它会做出论断:天亮了是因为自己的打鸣。站在真相的角度,我们知道无论雄鸡打不打鸣,天总会亮的。然而站在雄鸡所掌握的真相面前,它得出这个结论是非常正常的。
就如美国枪支的一些真相:
在过去的五十年,美国的确人均拥有枪支比例越来越高。1968年,美国人口2亿,拥有枪支1.1亿,现在美国人口3.2亿,拥有枪支3.6亿。
美国每年被枪杀的人有3万多人,相当于人口的千分之0.1,低于美国中毒和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而被枪杀的人中有2万多人是自杀,禁枪对这部分死亡是毫无意义的,一定程度上说,在美国毒药难得,枪是一部分人有尊严告别世界的最佳选择。
就如高考对于农村考生的一些真相:
借用快手公司的创始人宿华和罗胖的聊天内容:宿华出生在湖南山沟的农村里。宿华说,高考最牛的地方是,没有难题怪题。一个山村的孩子,只要有起码的教科书和习题集,只要肯下笨功夫,不需要什么课外班和辅导教材,考取大学是没问题的。城里的孩子条件好、见识广,当然也有用,但是这些在高考考场上,恰恰不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要永葆一种意识:即使短时间根据某些真相做出了论断,也要提示自己这只是暂时的论断,等到新的真相出来,就有可能把之前的论断推翻掉,而有了新的论断。
为什么人们了解的真相总是和真正的真相有差距呢?
1、幼年时代的错误观念植入
我们很多成年时代的认知是来自于幼年时代的观念植入,小朋友很喜欢问“爸爸,为什么鸟会飞?”“妈妈,火为什么是热的?”人生有幸的话,你的爸爸妈妈告诉你真相,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源于自身认知的障碍,忽悠小孩的时候居多,这样从小我们就被植入进了错误的认知。
有句话说是“眼见为实”,相反的叫“相信即事实”也是成立的,或多或少程度上,我们认为自己那些独有的认知其实是打着别人认知的烙印。
2、不靠谱的感觉造成的错误认知
我们的感觉大部分时候很不靠谱,一方面受到我们自我喜恶的限制,例如我们对于喜欢的人是宽容居多,而对于我们讨厌的人则很难看到优点;另一方面我们的感觉会误导我们,例如我们考试时感觉自己所有的答案都是对的,然而当批改过的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们才突然明白自己有些题目是做错的。
3、不靠谱的记忆造成的错误认知
我们的记忆大部分是被我们篡改过的,我们更倾向于给别人讲述简单和自己感兴趣的事实。
研究记忆的科学家Elizabeth Loftus做过一次实验:他给一群孩子看了一段15分钟的电影片段,然后问他们“你们看到一只熊了么?”“你们看到一只小船了么?”这些小孩都说他们记得在电影中看到过,事实上这段电影里根本就没有这些。
4、不充分的信息造成的错误认知
我们认知的质量是依赖于支持这些认知的信息质量,然而这个世界的多面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被错误信息误导的时候居多。
例如有些明星的人设反转,从大众公认的偶像人设到人设崩塌,都是因为有更多方面的信息加入。
5、那些我们相信的人也有可能是错的
你也许听到过无数次一个说法:中国的长城是太空中唯一能看到的人造物质。这是当年的语文课本上写的,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然而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后也称,他在太空中没有看到长城。
为了让我们的论断更为正确,我们就要去发现更多的真相,不断的推翻以往的认知,就如Ray
Dalio在他的《原则》一书中,核心强调的就是一句话: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9�0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