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到一句话,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去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
类似的话,很早就听说过,但只在脑子过一遍就完了,没有深思考,理解得也很肤浅。最近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
我和同事在合租公寓,合租一个房间。有天早上出门跑步,出门前,想想要不要带钥匙,带着钥匙跑步觉得太麻烦,也容易弄丢。室友一会也要去上班,于是跟室友嘱咐道,房间门不要锁了,出去跑步,没有带钥匙。室友躺在床上说,嗯,好,知道了。
两小时后,跑步回来,发现房间门是锁上的,瞬间特别的不爽,明明跟他说好了,不要锁门,他也答应的好好的,结果门还是给锁上了。房间进不去了,钥匙在室友哪里,室友工作的地方离宿舍只有五六分钟的路程,于是扭头出门,下楼去找室友拿钥匙。
到了店里,问室友拿钥匙,同时质问到,“我早上不是跟你说过不要锁门的嘛?”
室友狡辩说道,“你早上说过了吗?”
这话让我火大,大声道,“早上明明跟你说过了的,你再说没有说!”
室友转移话题,“门是锁了,钥匙我放在客厅沙发上了。”
我没好气的说 “你钥匙放沙发了,你跟我说过了嘛,害我白跑一趟,浪费我时间”。
室友说,“早上过来上班就开始忙,忙忘了,你过来来之前怎么不知道打个电话问我一下,这样你不就不用白跑一趟啊”
这话把我问得气结,不自觉的想,是啊,过来之前怎么没有想到打个电话问一下呢,这样我就不用来回跑,是我不对了。可是又觉得不对啊,明明是室友的错误,浪费了我的时间,他不承认错误不说,还怪我没有打电话问他,岂有此理。回到宿舍,依然有些愤愤不平。
脑子里想着这个事,忽然有了自我察觉的瞬间,一些念头在脑子里闪过,我为什么会这么生气,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结果?该怎么做?想到这些问题,就没有心事去生气了。
生气的原因是因为室友锁门的行为,导致了我时间的损失,而且室友不承认错误。
我觉得是他做错了,做错了就应该道歉,并承认错误。这就是犯了应该思维的错误,试图用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去控制他人,当发现控制不了的时候,就会变得生气,焦虑,沮丧甚至是怨恨。
我想要的结果是,以后再也不要发生类似的事情。
我不能控制的事情:室友的行为和态度
我能控制的事情:出门跑步前,把钥匙放客厅里面,跑步回来,不论锁门与否,都能保证可以进到房间。
这样一来,这个事情很简单。自己能控制能解决的事情,就不用去麻烦别人了。也杜绝了再发生这类事情的可能。
遇到一件事情,先想想这件事是不是我能控制的。
如果不能完全能够控制,就想想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在哪里,把这部分找出来,列成可执行的步骤,按步骤去做就好了。
我们大部分人的烦恼都来自于妄图控制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能对能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像父母管教孩子,父母希望孩子乖巧,听话,懂事,当孩子不能如自己所希望的样子,就会责备,生气,甚至是打骂孩子。这些行为会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变差,甚至起到反的效果。这也属于妄图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父母唯一能控制的是对待孩子不如自己所希望样子时的态度和行为。
生活中很多此类的例子,就像以前,总希望自己遇到的人都是温暖而友好的,也曾努力做别人眼中好的自己,最终本末倒置,发现,即使做了很多事,别人也不一定喜欢自己。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不可控的,做自己反而更自在,更快乐。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在试图控制一些你控制不了的事情呢?哪些是你能控制的呢?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