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该不该的。省钱的对立面既然不是挥霍,那就是对花钱的个人价值观的问题。
我们家从小经济拮据,我二年级时因为跟爸爸要两毛钱,被我爸用络麻杆子抽了一顿。即便如此,我每年的三八妇女节还是能节约出一些钱来给奶奶和妈妈买一个小蛋糕。但是我对金钱一直是比较节省,甚至有些小气,这是我老公的评价,虽然一开始我不承认,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我的消费观就是需要的东西在能力范围内再贵也要买,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10元钱,也不应该买。但是我很快发现,这其实是个很难界定的范围。除了吃饱穿暖,有多少东西是真正需要的呢?一个几万的包包和几百的包包,从功效上来说是差不多的,那究竟是买还是不买呢?
很简单,想象一下自己把几万的包包收入囊中,那种满足,快乐,幸福感是实实在在的,不买它回家反而心心念念各种惦记,那就买啊,动用储蓄也要买。再想象一下如果把它买回家,心里各种割肉般的疼痛,硌应的感觉多过快乐的感觉,那就不要买。花了钱还买个不痛快有必要吗?
我自己一定是属省钱一派的,小时候家庭环境带给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至今也没看到过哪样东西是我心动到想从储蓄里拿钱来买的。我对物质的追求真的很淡泊,许多女人钟爱的唇膏香水包包首饰,我都没有兴趣,不是装清高,应该是从小就没有个人喜好培养的过程,其实是个有些悲哀的人生。没有书没有娃娃没有动画片没有游戏,什么都没有的一个童年。
所以如果真要说我的观点,我支持不该省钱的。对我来说,每个有自己追求与爱好的人是多么令人羡慕。挣了钱买那些让自己喜欢的快乐的东西实属应该啊。好好努力,及时犒劳自己就是我们每个人爱自己的表现,也是我们此生活得淋漓的一面。用完的钱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动力去工作,这样的良性循环不好吗?通货膨胀一直存在,省下的钱如果没有任何规划,最终是省了个寂寞。人这一生,没人知道明天会不会来到,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不仅是在当下努力,也在当下享受。那就从为自己买喜欢的东西开始,即使要刷卡动用储蓄也没关系,能让你心动的机会不会很多,抓住它,买下它,记住它,以后再回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