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破旧,干最脏最累的活,“站大岗的”群雕系列之:演砸了

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图片选自网络向为此付出者致敬


背景

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人群——他们聚集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者城乡接合部。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的乡村,在城里干一些零碎活儿;他们穿戴破旧,满脸灰尘,人们习惯称呼他们“站大岗的”。

他们的故事会让你笑得心酸。  

故事:演砸了

也许是压力大的关系,“站大岗的”男子基本都抽烟,很多女的也明面鼓弄这不良嗜好。

挣钱很辛苦,自掏腰包买贵烟,他们是舍不得的,多数都抽几块钱的廉价烟。抽好烟的也有,多数情况是家里来客人了,或者子女偶尔给买的,再不就是给讲究人家干活儿,雇主赏的。  

好烟得会抽,通常情况下,他们都在家里抽,即便不在家里抽,也不敢明晃晃在人多的时候把好烟拿出来,而是躲在犄角旮旯,或者趁着去厕所的机会偷摸抽。  

心眼儿多的、脑瓜活的则运用“技巧”,既过瘾享受了,也很难叫别人发现。

张木匠烟瘾大,尤为嗜好抽点好烟。他饭可不吃,酒可少喝,但烟他是一棵接一棵地抽。因为在兰西县农村老家,他竟干手艺活儿,叫父老乡亲给宠的,一色抽10块钱以上的烟。

他嘴上一旦叼上好烟,眼睛倍儿亮,精神头十足,干起活儿来相当麻利。

去年刚刚进城的时候,他没太在意,抽好烟的也很敞亮,烟酒不分家吗,整盒烟一掏,你一支他一支,落下谁都不好。结果是僧多粥少,本来自己能抽大半天的烟,一个时辰就“爪干毛净”。

无奈,他只好再掏钱买。

时间久了,大家知道他有好烟,也好围着他“吃大户”。他到了难以招架的程度,因为“站大岗的”让他尝到了挣钱不容易的滋味,逐渐的抽好烟就格外仔细了。

都说头发长见识短,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张木匠的媳妇技高一筹。她把老公一顿训练:“你是大款哪?抽烟满天撒!”

媳妇训是训,没忘给老公出主意:买一盒两三块钱的便宜烟,把烟倒出来一半,再把10块钱的好烟装进去。一盒烟两样,自己抽好的,给别人孬的。

张木匠疑惑地问:“哪怎么辨别呀?”

媳妇一瞪眼,上前示范:“看着点,孬烟过滤嘴冲上,好烟过滤嘴冲下!”

张木匠欣喜若狂,这样一来,自己抽好烟,给别人次烟,还不得罪人,实在是高招。  

媳妇再三叮嘱:“记住了,好烟的过滤嘴冲上还是冲下,别弄反了。”  

让媳妇言中了,张木匠因为把好烟和孬烟弄反了,真闹出不小的尴尬,造得老没面子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天,平时要好的赵瓦匠联系一个小工程,特意来找张木匠,要把木工活儿包给他干。

张木匠一时激动,赶忙掏好烟给赵瓦匠点上。赵瓦匠抽两口,感觉满嘴苦味,一瞅烟牌子是两三块钱的“老仁义”,当时就不是心思了,他上前从张木匠的兜里拽出烟盒:“你抽这种廉价烟我怎么就不相信呢?”

结果赵瓦匠从张木匠“老仁义”的烟盒里翻出10块钱的“云烟”,当时气个倒仰。

张木匠争辩说:“我给你掏的就是‘云烟’呀?”

赵瓦匠一撇嘴,把自己抽了两口的“老仁义”往张木匠眼前一递:“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张木匠一看,可不是,给赵瓦匠的确实是“老仁义”,当时造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赶忙结结巴巴地解释:“掏错了,掏错了。”

赵瓦匠上来了犟劲,抢下张木匠嘴上叼的烟,一看是“云烟”,更来气了:“你自己怎么不掏错呢?我把活儿给你干,你还对我这样,太不仗义了!”

可以想到,赵瓦匠的活儿还能不能给张木匠干了。

站大岗的系列故事,既是组合,又独立成篇,期期精彩,值得期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