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是生活的本质吗?——10年老友相聚,畅谈之间的小思考。
老友A:毕业后自学提升,工作上在备考CPA;生活中养了一只金毛,特别爱掉毛发,打扫卫生从每周一次到每周三次,回家基本更多的时间呆在自己的书房,减少与爱掉毛发的金毛狗狗相处时间。虽是略带“嫌弃“的语调聊出来,这何不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呢?
老友B:养了一只柯基,每天早晚日常遛狗,后由于柯基夜间吵闹惊扰邻居,托运送回老家交由爸妈照顾。此后老友B有了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练习毛笔字,看书或者是谈谈吉他。偶尔和老家的爸爸妈妈视频看看宝贝柯基的最新动态。前不久,柯基因为皮肤原因,脑袋以外身体全身的毛发被剃光光。老友很打趣的和我们分享这件事,一边心疼,一边倍感滑稽可爱,这何不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呢?
老友C:经常周末出差,缺席了昨天的小聚,人不在现场,名字和近况一直萦绕在我们中间。印象中似乎永远充满活力,即使是加班,也是精神抖擞。若在昨日的现场,不知是不是也会和我们一起感慨自己的生活无聊。然而,老友对生活本身的热情和勇往直前的状态,这何不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呢?
老友D:原本一个偶然的机会随公司安排出差到深圳,原以为只需要待一个月,一不小心就待了一年,期间一直再找机会回武汉。深圳这一年多的时间,最长每个月会回一次武汉,工作日加班是常态,休息间偶尔爬爬山,和朋友聚一聚,读研期间学习了吉他。功夫不负有心人,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近也很开心的拿到了满意的offer,一周后回武汉工作。这何不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呢?
说回我自己,就在前天下班之际,同事E突然问我每周末做什么,我一时间好像也说不出来每个周末具体做了些啥。
两天中,通常一天上午补觉,起来后家里做做卫生,下午安排护理艾灸;和深圳的朋友们大概一个月一次的频率会见面小聚一下。另一个天会到公司处理下事情,不去的话会安排看下书,以及跑步,时间更充足会安排爬山。当然,网瘾少女的本质还是在的,偶尔也会给某位爱豆打call,追一下品质好剧。如珍珠般,把这些小事串起来,若干个周末就这样溜走了。默默的问了自己:其实我的生活也挺无聊的。
同事E:和朋友们相聚,身体护理或者打扫家里,这些都是生活的气息,挺好的,这些时间还是要留出来的。
同事E说自己曾经在上海觉得自己很忙,如今来了深圳,在我们这个业务组才知道什么是忙到没有生活,以前在上海的强度都不算什么。一群有自驱,懂进取的人聚在一起,我们获得幸福的能力也会在一年一岁中日益增长。
内心os:或许我给自己贴上标签的无聊生活,在别人看来并不无聊,生活就是粒粒般的小事串起来,理应如此吗?
一年365天,48个周末,真的没有每天都惊天动地,然而每件小事构成了生活的本质。去美容院疗养护理,去户外爬山,在家睡觉养足精神,和朋友一壶茶一下午的叙旧,堆砌厚厚的讲义准备考证努力生活,每一件都值得认真去对待。
没有无聊的生活,只有无聊的心境。
当我们用“生活就是粒粒般的小事串起来”,“每一件都值得认真去对待”这样的生活外衣来说服自己的时候,真君子是慵懒中带着认真,真的有从远及近去规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家人,为亲友去做一些阶段性的目标规划和努力。假小子是慵懒中带着骨子里的迷茫,用走一天算一天的话术和态度挡回去所有人的关心和劝说。
从未出场老友F的经历中,真君子和假小子的验证一览无余。虽然前途路漫漫,F是真真切切的遇到了一位“慵懒中带着骨子里迷茫”的人,且称之为K先生,且F在K先生的“体贴”和“关怀”下,也已经选择性忽视掉了K先生身上这部分至关重要的“迷茫”。
倾听中,不免让我想到了曾经在古典老师课程中学到的一个事务分析方法:看待事情的三层幕布。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人,遇到什么样的事,过怎样的生活,走怎样的人生,和我们当下的眼界和性格息息相关。
曾经年少,只知道眼前的糖好吃,不知道吃多了会蛀牙;如今青年之际,略懂一些仍是不知深浅。大千世界,那么多事,而每个人仅短短一生,如果每件事每个道理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印证一遍,怕是年暮都无法遂愿。好在已经21世纪,我们都上过学,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深浅角度,都可以自己训练和选择。
10年老友相聚畅谈,很轻松很自在,也很幸福。用一句玄学,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大概都是自己冥冥之中“招惹”过来的,就像仙侠剧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两块玉佩,被莫名其妙的吸引绑定在了一起。(仙侠迷在此,此刻小爱的音乐刚好播放最爱的仙侠曲,思绪都跟着飞了……)
附上老友A大老远过来,给我们人手备上的小欢喜
20210905
SZ 某个周末
——————————————————————
更新:
今日朋友分享了我一片文章,看着不错截取部分如下:
前面,我把老友间谈到的“无聊”和“有聊”这个话题定义了一句话:没有无聊的生活,只有无聊的心境。
当时是倾听好友间的日常趣事,了解彼此动态,从感性角度出发,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捕捉到乐趣。如果说上面那句定义的话是唯心主义,那么今天截图的两张大V方法论则是唯物主义的定义:我在故我思,任何事情都讲究方法论。
事实上,我本人也喜欢将日常事务总结出来规律和方法论。那么当感觉无聊的时候,除了心存感恩捕捉日常之美这种内心修炼之外,主动成长和精进上我们也可以尝试如下方式:
第一步:想想自己目前不满意的地方
第二步:想想自己内心还有哪些期待未被满足
第三步:希望获得如何体验
第四步:满足这些期待中及体验的最小且最近可行动单元是什么
以上今日新启发~ over
——————————————————————
20210917
SZ 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