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忠学的心学课(抖音)学习笔记
三、《同修传习录》专集
第5:心外无物怎么理解
邓艾民注版本《传习录》第6条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第6条
学习体悟:
物即是”事“,事情的事。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 是物,也就是意之所在便是事。
视频第8集文稿:()
心学为什么讲“心外无物”呢?
这个“物”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传习录》第六条,徐爱说前面讲止于至善,这个大概我心里已经明白了,可您说的格物和朱熹先生说的格物就对不上。朱熹先生的格物,和《论语》的博约,《孟子》的尽心知性,《尚书》里面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实都是能够融汇贯通的。
阳明先生说,你说的这几点其实跟我说的是吻合的,没有矛盾。
这块涉及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说《论语》里面的内容,《孟子》里面的内容,《尚书·大禹谟》里面的内容,如果说你想研究的很深,想展的很开,你就把这些书都找来看一下。但是如果你不想展的那么开,这个也不影响你对心学这块知识的理解,我大致的给你串一下。
《论语》里面的博文约礼,包括孔子与颜子讲的克已复礼。这个“礼”不是礼貌的礼,阳明先生说这个“礼”就是天理、公理的那个理。
博文约礼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一件一件的事情上去磨,把遮蔽你内心的私欲一点点磨掉,然后使你的心回归到理的那一点上。包括克已复礼都是说的这个意思,就是复其心体之本然。
《孟子》所讲的尽心,尽心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们所讲的我们尽心尽力去做这一件事情,尽心的状态就是你内心没有杂质,没有私心杂念的那个状态。尽心的状态就是你的心已经在你心体本然那个状态了,里面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非常清亮,就像镜子一样一尘不染的那个状态。
《尚书·大禹谟》里面的惟精惟一,允执瘚中。
关于惟精惟一,《传习录》里有专门的一条,我们今天大致的把它说一下。阳明先生打了一个比方,比如舂米,就是把水稻的壳去掉,糠皮去掉,杂质去掉,最终只剩下洁白的米。这个比喻就是去掉你心里面的杂质,复其心体之本然。
这些和阳明先生讲的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所以他给徐爱解释完到这,他又说《大学》里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一点点上去的。朱熹先生所说“物格至知”就和《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知天是一样的。
这相当于阳明先生说你格物肯定是刚入手,然后最终达到一个“尽心”,也就是说复其心体之本然,那是一个终极目标。(《传习录》第138条详细论述了格物致知可参考学习,其中提到了穷理与格物的关系有助本条的理解。)
可是在朱熹先生这里,终极目标和刚入手的这个格物,它俩是一个东西。所以阳明先生讲叫“倒做”了。朱熹先生把这个给指导颠倒了,所以让学习的这些人,刚入手的时候就找不着门,不知所措。
这些都还不是这条中最重要的,这条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他指明了心学里面这个“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给“物”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阳明先生讲: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 是物“。
你注意,意之所在便是物,这是心学里面对”物“下的定义,意之所在就是事。
这里面还有徐爱说的一段话,他说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先生所说的物即是”事“,事情的事,事皆从心上说。
阳明先生后来反复讲,他说把这个物解释成”事“,并不是说我凭空杜撰的,《中庸》里面讲“不诚无物”,还有程子的“物来顺应”,这个”物“指的就是”事“。
意之所在便 是物,也就是意之所在便是事,这个意念在我们的心里产生,它不会凭空的悬着,阳明先生说它一定会着落在某一个东西上面。比如说你想去吃个冰淇淋,你想去看场电影,或者你想做什么事情,他一定有一个”标的物“,有一个指向的。
那这个意是从哪产生的?
当然是从我们的心里产生,所以说这个事情这个物是我们这个意念产生然后落在上面,这个意又在我们心里产生,也只能在我们的心里产生。这个就能解释为什么说心外无物。
后面有一条讲山中花树,有一个朋友说你看山坡上有个开花的树,那先生你说“心外无物”,那东西(指山中花树)明晃晃在山上,咋能在你心里呢?这个就是把这个心外无物的”物“的概念给理解偏了。所以说这条为什么这么重要,就在于他非常清晰的,指明了心学里面所说的'物"指的是“事”,明白了这个,也就能明白了到底心外无物指的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