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社群运营”最关心的就是“拉新、留存、转化”三大问题。那么,微信群是社群吗?什么样的社群才是有粘性有温度的社群?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
“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微信生态依然是今天个人掘金的战场。在微信生态上,个人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社交网络连接,这种社交关联性决定了微信生态的价值在目前、在当下是没有任何一个生态是可以与之匹敌的。
微信群不等于社群,有社交关系的微信群才是社群,社群经济先有社交关系才有经济,想让微信群带来收入,先要让微信群冒热气!
1.思维与定位:不变的东西—社群中人与人之间心的链接和自我成长的需求。
我们所处这个时代,变化及更新迭代的东西太多太快,所以我们常常会产生焦虑。
那么,什么是不变的?
不变的是人与人心的链接;自我实现的需要。回看马斯洛需求模型,我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等生存需求;就会开始进入社交、尊重的归属需求;进而进入到自我需求,即自我成长需求。
回顾我所经历过社群或是当下所正处社群,能让我自己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社群无一不是满足了我社交、尊重和自我成长需求,才使我和该社群保持有粘合性,而粘合程度也是与我在社群中这几个需求满足度成正比的。尤其是在知识学习社群中,我们都有共同目标—指向自我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社群里小伙伴会逐渐熟悉、信任、互相支持,共同成长,这也是我所体验到的。
同时我也意识到这样线上社群链接不变思维在线下与人交往,尤其是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当遇到比较有挑战任务时,如果同事间能有共同明确目标,并一同交付足够时间克服困难,那么在这过程中彼此间真正的交流与互动也是最多的,甚至是直达人与人深层的,因为这一过程我们都交付意识行动,而我们彼此也会得到强烈的满足感,这种强烈的满足感是会让人感到非常愉悦的。
昨天同事让我帮一位在跟班的刚工作不久女孩咨询一些事,末了,他说了句,一位小姑娘,还什么都不是很懂!我莫名被击中,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成为有一定经验的人了,我自己也毕业工作有7年多,已经是很多人都喊姐姐的年纪。而正是处于这个阶段,对人与人之间心的链接和自我成长需求却更为强烈。这些年虽然都有在努力工作,但重新投入更多精力学习成长和在工作上有意识地进行刻意练习去精进却是在近两年。
回望2018年,是我成长精进最快一年,也是更为敏锐感知幸福、快乐、温暖等各种情绪的一年。也更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心的链接的重要性,无论是线下工作和生活还是线上社群。
而这一切出发点,是人,首先要看到人。
2.互联网思维:产品不过是入口,用户才是资产。
2018年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提到互联网已经从“流量思维”发展到“超级用户”思维,互联网价值挖掘进入2.0时代,“十万流量不如一千铁粉”。
所以,想要提高个人价值,想要通过社群运营来提高个人收入水平,我们需要转换思维:不要为卖出产品去寻找用户,而是要聚焦于什么产品入口可以聚合更有价值的用户,你的价值由你和谁在一起决定。
个人IP定位决定你的价值—你和谁在一起。
所以,在微信社群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才能更好实现个人价值:
一是做好用户的链接;
二是做好价值的链接。
只有成为互联网上强链接者,成为最优质用户的链接中心,才能更好地去做价值挖掘。
而学习社群是聚合高价值用户的最佳容器,没有之一。只有聚合高价值的用户,未来我们才有机会去进行更大价值的挖掘。
学习社群价值公式:用户数量×用户质量×链接频次
2019年吴晓波在思想跨年上提出三大商业模式创新:圈层社交、私域电商及会员制。这三大商业创新模式背后都指向影响社交的网络和高质量的链接,同时折射出新的丛林法则,顺势而为,看起来不够有情怀,但却是成功的真谛。
3.超级用户思维—深耕用户关系,精准打造铁粉级用户。
什么是超级用户思维?
吴声说,超级用户思维是商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强调的是向内而生的高价值链接和小生态构建,它更是新的价值体系与估值能力形成,来自于持续的用户价值交付。超级用户思维必将撬动更多商业机会,构建更惊人的增长模型,成为新物种诞生与进化的破局之道。
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是聚焦向外扩张到向内深耕已有用户的思维升级。
在线下我们把服务对象称为“客户”;而线上则是用户→超级用户,词汇的变迁代表了一种商业逻辑的根本性改变,即互联网思维逻辑。
客户,关注的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付费是目的,强调的是事先对客户目标人群的精准定位。
超级用户,通过付费金额、频次对用户进行识别与区分,付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付费行为是筛选超级用户的有效手段。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关系区别,超级用户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是一个伴随式、共建式、个性化互动关系建立的过程。
我们在社群中要着力构建“活”鱼塘,层层留存超级用户,通过不断聚合高价值用户,用付费行为来进行层层筛选与留存超级用户构建的小生态。有了这些超级用户我们就可以在未来社群运营中挖掘、创造更多价值。
4.社交关系→信任关系,打造“活”的社群
影响社群活力的核心因素主要有目标事件和情感流动。
而时间是商业的终极战场,也是容器。只有形成社交关系网,才能更好聚合用户注意力;离开社交关系网,注意力时间来得快去的也快。
每一个社群都有它的活力期限。
那么如何营造活的社群,并在社群有限的活力期间完成对超级用户的筛选和分流工作?
我们首先要明白微信群它不应该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聚集地,而应该是关系的构建与对话的心灵空间,它才是一个社群。社群的专注点是人,首先要看到人,始终要看到人,从这个点出发,才能形成情感流动,再通过足够长的目标事件来紧紧凝聚社群的活力,才能建构一个有温度和强链接的社交关系。
超级用户的需要并不是被服务好,他们需要独特的身份标签、需要设置一定门槛,获得强烈的参与感与价值感,代表与普通用户之间的差别,而超级用户最终回馈的则是品牌的宣传及新用户的获取。
而在这一过程中,超级用户是会在社群中自己浮现出来的,具有参与性与共建性,不同时间也会承载着不同体量的信任关系。
(这一周的学习主要是心法,下一周则是心法加一些具体方法,心法始终大于技法)
建的小生态。有了这些超级用户我们就可以在未来社群运营中挖掘、创造更多价值。
3.社交关系→信任关系,打造“活”的社群
影响社群活力的核心因素主要有目标事件和情感流动。
而时间是商业的终极战场,也是容器。只有形成社交关系网,才能更好聚合用户注意力;离开社交关系网,注意力时间来得快去的也快。
每一个社群都有它的活力期限。
那么如何营造活的社群,并在社群有限的活力期间完成对超级用户的筛选和分流工作?
我们首先要明白微信群它不应该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聚集地,而应该是关系的构建与对话的心灵空间,它才是一个社群。社群的专注点是人,首先要看到人,始终要看到人,从这个点出发,才能形成情感流动,再通过足够长的目标事件来紧紧凝聚社群的活力,才能建构一个有温度和强链接的社交关系。
超级用户的需要并不是被服务好,他们需要独特的身份标签、需要设置一定门槛,获得强烈的参与感与价值感,代表与普通用户之间的差别,而超级用户最终回馈的则是品牌的宣传及新用户的获取。
而在这一过程中,超级用户是会在社群中自己浮现出来的,具有参与性与共建性,不同时间也会承载着不同体量的信任关系。
(这一周的学习主要是心法,下一周则是心法加一些具体方法,心法始终大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