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你立起来了吗?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这里面,我们最常引用的就是“三十而立”。人到三十岁要成家立业,要独立起来,要独当一面。我们常常赞叹,圣人的话真准,三十岁,闯荡社会近十年,的确是一个人在经济上完全独立的时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阶段,为人处世风格和原则建立的节点。
然而,即使三十之前已经成家立业,也自认为有一套自己的人生观点,但你不一定是真的“立”了起来。为什么这么说?
你有没有因领导一句批评,怒不可遏、患得患失?
有没有因为一次工作失误而自艾自抑、瞻前顾后?
有没有因朋友或同事的强势辩驳而怀疑自己的观点?
有没有因孩子的哭闹纠缠而放弃既定的育儿计划?
如果有,如果经常发生,那么,你还没“立”起来!
孔子这段话出自《为政》,一般的解释是:“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孔子能立得住,说明他对于礼仪必定了然于胸、默化于行,而且经得住冲击,无法被撼动。这种立,是一种有思想体系的立,是一种稳固价值观念的立,是一种关乎人生事业与远大理想的立。
苏洵《权书·心术》里有一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苏轼《留侯论》有句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父子俩的两句话,可以说家喻户晓了,道出了为将者应有的从容心态与坚韧定力。无论是“泰山崩前”或是“无故加之”,都是极难定得住心的,内心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配重”或“砝码”是定不住的。
而这个“配重”或“砝码”就是你要立的那三件事,即思想体系、价值观念、远大理想。不要说这三件事太高大上,其实这三件事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我们常说的,座右铭,口头禅,都从侧面反应了你的心态和思想。
这世事百态,纷繁复杂,心里没有压底的东西肯定立不住站不稳,就会经常患得患失,决策时就会摇摆不定,人生充满了恐惧与煎熬。可悲的是,很多人一生都没能立得住。
只有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上独立了,人才能树立一个独立的灵魂?独立的灵魂才能有固定的视角与立场,这样人生才有了一个稳固的支点和参照,内心世界就有了支撑,社会的横流、暗流就难以冲垮你的心灵之舟。
对于普通人来讲,不需要构建起多么深邃的思想,多么高尚的观念,那么远大的理想,但无论怎样,要想立的住就需要思想自成体系、价值观念无害他人、理想适度长远。构建好了,才能镇得住心灵的一片静海,才能得到触及灵魂的幸福。
至于怎么构建,无非学而思,学而行而思,不断打造稳固的船舷;求而得,得而舍,敞开胸怀,放开眼量,向太阳的方向定下一个奋斗一生的目标,树立一个扬帆的桅杆,驾驭心灵之舟。
切不可只看自己,只看眼下,那样只会焦虑不安。
望此文与我、与你有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