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生大学”读了一篇《如何成为有趣的人》,作者付志云挺有趣,文章挺有趣。
什么是趣味?我想是保持一颗初心吧,如孩童一般的好奇。我们去陌生的城市旅行,手里的相机不停,这座建筑好奇特,那个小店好有爱,是因为这里足够的陌生以至于激发的好奇。在自己生活多年的小城,每天在同一个时间,走过同一个街角,对于身边的车水马龙、日升日落熟视无睹。生活沦为了乏味的重复,想摆脱“苟且”,只能寄希望于“诗和远方”吗?也许,挖掘一下日常,也可以收获横生的妙趣。
作者从自己的角度提了几种有趣的做法。1.运动的趣味:有智能手机之前,长期获得运动的趣味不是人人都可拥有,或者要有较好的技术才可以找到切磋的对手,或者有坚强的毅力才可以长期坚持;有了智能手机的连接,上传的步数将跑友结盟,互相督促,才能更好体会运动时身体分泌的多巴胺的愉悦。2.交友或独处的趣味。我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需要向外突破的刺激,在《接纳自己 不时走出》里进行了剖析。同样,经常觥筹交错的人,需要不时独处,审视自己的内心。3.读书的趣味。我想,这个时代“读书”所代表的涵义可能更广一些,看场电影、听个演讲等都可以算,丰富内心,增加沉淀。4.冒险的趣味。骑行川藏线固然算,学习一门技艺也是。脱离舒适区,到达与恐惧区的交界处,自然会收获一番独特的体验。
这样的趣味,不需要很多时间、不需要很多金钱,只需要一颗有趣的心。伯母退休后,从零开始自学绘画,用寂寥的时光来涂涂抹抹,还带动了小孙女习练书法。挂在客厅的牡丹,是伯母的绘画,小孙女的题字,比复刻的名作有趣多了。真是羡慕,当我老了,是否能够如此有趣。
喜欢摄影,未必要爬山涉水、不远万里,当然,偶尔来一次肯定充满冒险的乐趣。在小城,每天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都很美,每朵云不一样的形状,每一朵花不一样的姿态,挺有趣。骑车通勤,强迫去运动,听风在耳边低吟,看绿荫下的斑驳光影。听得到APP的大神高谈阔论,如同扩展了自己的朋友圈。好像少一点冒险,月底的假期,来个长途骑行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