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决策:房谋杜断。谋是一回事,断是另一回事。谋,相对简单;断,是本质,太难。
一个企业家身边总是有太多出谋划策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来添乱的。
很多大企业家都喜欢说“判断”二字,因为“断”这一关实在是太难了。
我们读历史会奇怪有一些大军阀身边的谋士往往会出一些很靠谱的主意,但是,主公就是一意孤行,不听从那些正确的策略。本来有夺取天下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很多事情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隋朝末年,第一个起兵叛乱的是开国大将杨素的儿子杨玄感。
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局势动荡,就率领八千船民起兵造反。
杨玄感造反之后,李密为杨玄感献上了战略史上,颇为著名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直接迎上去跟隋炀帝打。当时隋炀帝还在辽东前线,刚刚战败,打这种军心不稳的残兵败将,断其归路,最容易得手,而且没准就可以直接干掉隋炀帝。
中策:打关中,也就是长安。道理也很简单,关中的战略位置特别好。
下策:就近攻打洛阳,占领河南。
李密认为洛阳防务好,粮草多,不容易打得下来,时间一长,就不好说了。
你看,说得多好。
但是,就像历史上无数次重演的那样,杨玄感没有听李密的上策和中策,而是采取下策去攻打洛阳,最后果然就被剿灭了。
那是杨玄感愚蠢吗?
细想一下,不一定。
杨玄感起兵是在河南的黎阳,手底下的八千船民都是当地人。
他们跟着造反,只是为了讨口饭吃。
在那个时代,他们怎么可能愿意背井离乡,远征它方呢?
他们也不是正规军,战斗力肯定很弱,带着这只队伍,甭管是北上还是西进关中,谁能保证路上不被各地官军阻击?
一场败仗,军心可能就垮了,也可能还没走出河南,就被剿灭了。
所以,杨玄感只能就近攻打一个目标,比如洛阳。
万一打下来了,一方面士气大振,可以拥有更大的号召力。另一方面,洛阳周围有兴洛仓、回洛仓、黎阳仓几个大粮仓。
手里有了粮草,可以吸引更多难民来投奔,这样就能用“滚雪球”的方式迅速壮大。
换了你我,在当时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战略高明与否,可以理论推导。
但是每个人带兵的人,都受制于他面临的实际情况,不是所有的高明战略都可以实施的。
出主意的李密也遇到了一模一样的情况。
杨玄感兵败之后,李密加入了瓦岗军。
当时也有人建议他西入关中、占领长安,这回轮到李密来尝尝这个两难的滋味了。
李密说:君之所图,仆亦思之久矣,诚为上策。
你说得很对,我也这么想,这是上策。
但是话锋一转,李密又说: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
我带领的部下,都是山东人啊,我连洛阳都没能打下来,他们哪里肯跟我一起西入长安呢?
你看,李密的顾虑和杨玄感是一样的。
主将受制于部下,
战略受制于现实,
想法再高明也没有用。
最后李密也和杨玄感一样,兵败在洛阳城下。
遇到想不明白的愚蠢,不要急于下结论,多想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