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释: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南怀瑾大师孝字的解释,打破我原来的固有思维。我想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的想法吧!因为孝是没有因的,父母给予我生命就应该对父母孝了 却原来这样的想法是愚孝。南怀瑾大师说孝是相对的,孝是有因的,父慈子孝,慈是因,孝是果。正所谓慈上努力,孝上才结缘,才之所谓论语中的孝。人们以为孔子孟子都是提倡这种愚忠愚孝的,其实不然。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关系。并且还说无道之君,要诛之,或者换掉。关于孝的问题,孔子也不是主张愚孝。在《孔子家语·六本》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参有了过失――锄草时,误伤了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
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拿着大棒乱打,如果打死、打伤或者打成残废,他冷静后会感到十分懊悔。这会给父亲的心灵上留下沉重的阴影,永远无法摆脱。这是"不逃"给父亲造成的精神创伤。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亲的盛怒,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不管当时鲁国人怎么夸奖曾参,孔子还是严肃地对待此事,以便给后人留下正确的意见。很显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说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该死的,就不能轻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
荀子
战国后期的大儒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当鲁哀公问孔子:"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孔子没有回答,出来告诉他的学生子贡说:"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同上)子从父,怎么能说是孝子呢?臣从君,怎么能说是贞臣呢?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从命,才可以说是孝、是贞(忠)。可见,听话、盲从的,孔子不认为就是忠孝的臣子。
我的理解是孝更多是相互尊重的关系,你尊重我,才有我尊重你,即使你不尊重你自己 ,我也会以尊重你的方式待你,前提是我首先尊重我自己。什么是尊重,尊重是为了长远的好,是看到结果的,让你暂时好,长远看结果不好的行为,也是不孝。正如你做事情过分了,我现在忍受你,然后让你得意忘形,而后会造成更大的对他人伤害,也不是孝。尽孝是讲究方式方法的,是科学的对待,全面的看问题的,灵活运用方法的,不是一棍子打死,一了百了的做法,不是一时混了头的做法。这就看出来孔子不愧是教育家,他老人家的教育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孝也是长远的,不似古时的24孝,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孝是愚孝,而论语讲究的是重孝,尊重的孝,有利于个人和他人长远发展的孝。
当然弟,也是同样的理解,只是第的范围是广的,兄弟姊妹是第,朋友是第,宽泛起来,整个家庭他人,五服之内他人 ,社会他人都可以是第。所以孔子的仁也是宽泛的,范围可以到现在的他人。试想一位为了整个社会的兴亡为己任的人,会把眼前的利益放在眼里吗,当然不会。为什么现在人还在学孔子,就是因为孔子老人家的教育是想到长远的发展的,所以才会影响到现在!这样理解起来,不犯上,就可以理解了吧,犯上看到的是眼前利益,不值一提,也无所谓可以称之为理由了,没有因,何来果呢?
犯上作乱,是不接纳现实的,是对抗性思维,愚孝是不接纳现实,不接纳未来,都不是论语的本。但是论语是接纳的,接纳社会现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后做不到,接纳不代表同意,代表以后必定有机会,这个是必信的信念。即使现在做不到,我也会努力去找寻合适的点去做到,即使我做不到,还有我的学生一辈,学生的学生的一辈辈,一定会做到,相信人类越来越好!
务本,在我看来,更是接纳现实的状态,从长远思考的现实做法,是用过去的经验看到未来的长远成长,也是有心智成熟的标志的做法,也是心理健康的做法!这就是发展的思维状态,论语的大格局,论语的大智慧!
务本而道生,此道到了现在,依然未有到尽头,依然还在发展,怎不让人为之动容,为之五体投地!孔子老人家在我心里的形象是无比震撼,无比闪耀的光辉灿烂!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所以他老人家是影响世界的重要人物的原因不为过,因为孔子他老人家,值得!